两天后,在离隘前四十公里的埠头乡有了收获,打听到了早年间有老道士葬在了仙人岽的传闻,中潭田头的叶老头应该是知情。
埠头乡是平江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距县城直线距离超过50公里,而中潭村田头小组又是埠头乡的偏远村庄。
田头村小组只六户村民,都姓叶。这个时节,外出务工年轻人差不多都回来了,不像平常,留守的只有老人小孩。
步行到田头还有5里山路,全是上山。随身的东西可不少。带了两瓶100多块钱的浏阳河,两条精装白沙烟。还有些糕点冰糖桂丸红枣。这些东西都装在结实的袋子里放车上带来的,这会要拎着了。
田头的六户人家还不是聚居在一起。毕竟这半山腰的空坪不大,只能是在座背朝南片,分成了两块地建房。
泉水潺潺,鸡啼狗吠,梯田角落种有些棕树和柑桔,若不是在房屋角落还能看到零落的电线,那还真有些世外桃源的韵味!
可以看出,这儿不常有外人来。牵着奶奶衣角的小男孩怯生生地偷看这个城里人打扮的大哥哥。另几位稍大点的孩子走得稍近些,好奇地问他来这找谁?
掏出些糖果分发给几个小孩子,王英随着那位带孙儿的大娘来到她的家中。叶世乾老人就是她的家翁。
家里的年轻人在外头挣了些钱,便在把茅草土砖房子改造成砖石结构了。外墙没有粉刷,里头也只是在墙上抹了层白灰,地面拿水泥抹平了。三间屋子里杂物堆放的很凌乱。
年近八旬的叶世乾老人独自居住在离新居十几米外的两间老屋里,老人有两个儿子,按月轮流供饭。他的老伴多年前去世了,自己的身子骨也还算硬朗。
很少与外人接触的老人对王英的到来,很是拘束!对他送来的重礼更是诚惶诚恐!推辞了许久方才收下。
田头村位于幕阜山东南,沿着屋后的小径往北走,翻过两座山,便是仙人岽。仙人岽海拔在千余米左右,这与老崖尖顶峰相比矮了大半截。其处居三省交界之地,交通极为不便。左近均为贫困落后地区,是以人迹罕至。
叶世乾老人所知的那个传说,便是在六十多年前,曾经有个老道士在这仙人岽住过些日子,坐化升仙后经月不腐,其后似乎就葬在附近了。安葬老人的时节,他的父亲和几个叔伯还去帮过忙,那老道士的亲人好像是湖北的,出手很大方,给他们的力资付的都是银元。他那时候还小,不怎么记事,这事儿还是后来年纪稍大,听大人闲谈时才留下了记忆。
是夜,王英借宿在叶家。次日一早,王英便依老人指点,背着装有食物和水的背包独自上了仙人岽。
这儿山势险峻,怪石林立,植被繁茂。
看山跑死马,从田头便能依稀看见的山顶,王英足足用了两个小时才算登上了主峰。
主峰西面距山顶尚有几十米处,有一块稍平整的巨石,足有几米见方。这便是老人所描述的仙人下棋石,也是仙人岽来历的出处。据说古时候巨石边上还有几张石凳。
再往下走,有一处突出山岩,足以遮挡风雨,其下有垒起的石灶,石壁上明显留有烟熏火燎的痕迹。
王英站在山崖前,顿觉云海翻腾,云舒云卷,气象万千!举目四顾,心境豁然,飘飘出尘之感油然而生。暗自赞叹,真是一处绝好修行之所在!
再眺望隘前方向,座座山峰相连,似游龙翻腾。他忽然想起那日雨后的发现,这不就是风水学上所谓的龙脉的关联所在吗?这仙人岽的某处定然孕育了那处奇穴。
叶世乾老人说老道士可能葬在半山腰,但他有几次来这还留意寻觅过,却不曾发现墓地了。想来是这么多年的岁月苍桑,那穴小小坟墓,早已被朽木落叶所掩盖。
王英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找寻到才罢休!
只是偌大一座山,虽说森林不怎么茂盛,但那指的是成
第66章 仙人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