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他的病,王易还是有把握的,相当于运动损伤的邱成文,总体来说要比丁区长那时的病情轻了许多。可还是老问题,王易抽不出时间来替他治疗。既然人家来了,王易寻思,总不好直接往外推吧!可怎样才能在不占用自己太多时间,而能解决问题呢?
最后,他想了个方案,按计划,还要在这呆两天,那一天两次替他针灸,能疏通多少受损的神经就算多少了,然后开上些外敷内服的舒筋活血的药方,最后,给他制订一套复健计划,让他自己每天多锻炼。
想好后。他便直截了当告诉邱成文父子,这病想在短时间内恢复是不可能,通过这些努力,恢复还是可以的。内敷外用的药,按三个月计算,也得上万块钱!如果他们认可的话,他这就开方子。
邱家父子一听只需一万多点,比离开医院时医生估计至少四五十万,还不能保证能康复,这会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了。有些怀疑,但几个现成的例子在了,他们点头应了下来。
一上午诊治了八位病患,基本都是疑难杂症,除了开处方,有好几位都给予了针灸治疗。
无一例外,针灸后都能初见成效,包括邱成才,银针一拨出,他毫无知觉的下肢便有了些酸胀感。这让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激动的号淘大哭。王易没有要谁的诊金,但他的口袋里塞了两千多了,包括邱显才父亲硬塞的500块钱。
午饭很丰盛。那只灰鹅在几个大婶的帮忙下,煮得喷香!
下午没空休息,接着给外边的病人看病。而下午的这些患者,病情就相对轻微。
与方奶奶隔了几房的一位七八岁的小男孩,感冒加上不洁食物引起引起的急性肠炎,导致高烧不止,找村里的赤脚医生看了好几次,还给挂了瓶,高烧一直不退。
他的爷爷本来带他到了镇上卫生院,上午,他奶奶在这看了王易现场接诊,便急匆匆赶到镇上卫生院,把上午办了住院并输了液的孙子带回了隘前。
治这种病对王易来说很简单了。几支银针扎了下去,哭着的小男孩马上止住了痛,等扎完针灸量体温,烧也退了。这下,担心了几天的老俩口感动得大喊神医啊就要下跪,王易赶紧搀住了老俩口。这个他真受不起!
同属隘前村小组,有几户人家的房屋那建在了屋背岽,走下来至少需要二十分钟,平日只有赶集或者有事情才会下来。
那几户人家属于姓氏较小的何姓。
因为有个年轻人在深圳跟对了大老板,带着几个叔伯兄弟出去,他们的生活水平比隘前就高多了,因为上了年纪都离不开故土,水泥路自己掏钱修了上去,房子也盖得洋气。几家人的小孩都是有车的,方老爷子就坐过几回他们的便车去赶集。
村里来了个小神医的消息是下午去屋背岽砍柴的人传上去的。
何姓分为三家,都是叔伯兄弟。老大何福海,他有三个儿子。在外边跟着大老板混出了名堂的是他家二儿子何耀林。
何福海家的房子也建得最豪华。五间三层带小院,外墙玻璃幕墙装饰,这在合江农村是很少见的。
另两家何福建与何福平也在去年翻修了新房。三间三层带小院。外墙贴了一水的瓷板。看着很是光鲜!
第403章 山村行医 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