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针灸不像手术,手术之前需要空腹,针灸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我今天带来了药箱。”李丰指了指自己手里提着的一个白色箱子。
      虽然他不是西医,但中心医院也有中医科,只是中心医院的中医科现在没有中医了,只有一个药房,这是方便其他想要抓药或者从从其他中医那里带方子过来抓药的病人可以抓药。
      整个江城市,中药材店已经寥寥无几,基本上除了城边李老中医的中药材店之外,就剩下中心医院还有一个很大的药材店,这两个地方的中药材数目齐全,基本上大部分中药材都有,中心医馆的药材店和其他的私人中医馆也有合作。
      只不过那种私人中医馆体量小,况且现在看中医的大都是老人,或者西医治不好的疑难杂症,才会选择服中药,寻常人很难在大街小巷内找到买中药材的地方。
      所以中心医院的中医科,充其量就是一个药材店,几年前李丰的师傅,李东来还是中心医院中医科的顾问,在中心医院挂名荣誉院长。
      不过中医科还保留着当初他师傅曾经用过的药箱和针灸用的银针。
      现在针灸用的银针也是一次性的,不像以前的银针,比较粗,耐用时间长,但每次使用之后都需要消毒。
      现在的一次性银针就和大头针一样,比较细,都快赶上头发丝了,但是需要针灸经验和针灸技术丰富的中医才能熟练的使用这种一次性银针,和平时的一次性针管一样,生产出来都是装在塑料袋内。
      而以前师傅使用过的银针,是那种长约半尺,尾部经过加厚加重处理的老式银针,虽然比较粗,但是配重均衡,适合进行高级针灸的时候,能更深入的刺入穴位中,这对中医来说既省力又有效。
      所以他没有选择新式的一次性针灸,而是师傅曾经用过的银针,也算得上是继承了师傅的衣钵。
      当初李氏中医馆查封之后,医馆内的大部分东西都被搬到了中心医院的仓库里,再加上李东来和中心医院领导的人情,其实他随时都可以去拿那些东西使用。
      他这个药箱里虽然小,稍微比单肩背包大一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小药箱里装着两个针灸包,约莫上百根银针,另外还有酒精和镇痛剂和金疮药,这些都是中医在急救时的必备品。
      “我想问一下,你跟你师傅学了多久医术?”胡婕好奇的问道。
      “没多久,就一两年的时间。”李丰憨厚的笑了笑。
      闻言,胡婕更加惊奇的道:“才一两年的功夫就把你师傅的医术都学了个遍,看样子你也算是天纵奇才了,寻常人要想学得你师傅所有医术,少说也要七八年时间,没想到你居然用了这么短的时间,无论是望闻问切,还是针灸术,都这么熟练了。”
      “这都是他们强迫我学的,潜移默化之下,就打开了这种天赋,之前我都不敢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走上医生这条路。”李丰开玩笑的答道。
      胡婕点头道:“那你得好好把握机会,虽然现在中医慢慢淡入大众视野,但有真材实料的中医大拿,却是非常值钱的,你师傅当初开医馆的时候,给人看病都是非富即贵,诊断费就是上万起步,我上一次找了一个京都方面的中医专家,诊断费都是五万以上,只有掌握了真本事的专家,自然不是普通私人医馆的小中医能比的。”
      “必须的,我现在正慢慢提升自己的经验和医术,将来才有本钱重振李氏医馆。”李丰一脸自信的说道。
      简短的聊了几句之后,李丰便跟

第191章 空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