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9章 543、九十环[1/2页]

末路求索 望天一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543、九十环握着手中的钢枪,看着远处的靶心,鲁力的心渐渐的平静下来了。就像当初自己和村里的伙伴一起,提着弹弓到树林里打鸟一样,看到树上的小鸟,手里握着弹弓,悄悄的移动到离小鸟最近的有利位置,然后拉开弹弓,瞄准小鸟。
      弹弓其实就是鲁力这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儿时根本没有什么玩具,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制造。用竹子和木块削成的刀枪和弓箭,还有就是那弹弓了。
      弹弓的制作很复杂,材料比较难寻。所以,当时能够制作出一把弹弓,不但要技术,更需要机缘。木制的弹弓手柄一个“人字”叉,这个很容易找到。最主要的是弹弓的两条皮筋就比较难寻了,一般的橡皮太细,不结实。常用的是自行车轮胎的内胎。用剪刀剪成一厘米左右宽细条,然后用铁丝拧紧在木制手柄上。而后面的装弹的材料就必须要上好的牛皮才行,一般是从旧皮鞋上剪下一小块,剪成长方形的条状,一边再剪一个小洞。同样用铁丝拧紧。实在没有铁丝的情况下,用绳子也行,但是,就没有铁丝那么结实了。这样的弹弓就做好了,不过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皮筋的韧性不够。其实最好的皮筋还是用自行车的气门芯,即有韧性又结实。一般一边要有两条皮筋,一条要几毛钱,成本太高了。所以一般都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小时候和林峰两人可没少用弹弓比过射击,从刚开始的打酒瓶,到后来吊着灯泡打。最后,才是打鸟了。这个过程中,酒瓶因为不动,是最容易了。只要你能够瞄准,并且力量够的话,都可以把酒瓶打碎。而吊在绳子上的灯光就不行了,很多时候有点儿风,在空中会漂动,要想击中的话,困难就要更大一些了。至于打鸟,那就更不用说了。不但会飞,而且躲在树上,也容易隐蔽,要想打中的话,就更难了。往往你靠近一点,它会飞走,所以只能隔远了打。一般的目标都不大,所以说,隔远了,能够打中就需要精确的眼力了。
      手里所握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按牛猛的说法,现在已经退出了部队。
      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sks在苏联只是一种过渡性武器,很快就被ak47所取代。这与其设计思想的局限有关,因为sks的设计初衷只是提供一种与德国g43以及美国mi半自动步枪相抗衡的武器。不过,sks相对于二战结束后各国采用的半自动步枪,如比利时的fn49、法国mas49\/56、捷克斯洛伐克的vz52\/57等来说,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fn49和mas49\/56仍在沿用大威力步枪弹,而sks开始使用中间威力型m1943枪弹,在体积、质量和后坐力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与vz52\/57相比,sks的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还可以通过在枪口加装附件,发射枪榴弹或抛掷手榴弹,使该枪具备一定的反装甲和面杀伤能力。虽然sks在原产国的境遇只能用“生不逢时”来形容,但其仿制品56式半自动步枪却因为适合我国国情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倡导“全民性游击战争”的时代大背景下,格外强调步枪手以及民兵的作用,他们一般以远距离的狙击、伏击和袭扰为主要作战模式,同时弹药携带量有限,在这种前提下,56式半自动步枪是最合适的选择。
      56式半自动步枪是我国枪械发展史上的一个特例,在此之前,还没有哪种武器能够因过时而停产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投入大批量生产。国内最早生产该枪的厂家为296厂,起初由苏联提供零部件与设备,在国内进行组装,并配套生产一些小零件。这一时期的产品在机匣左前方打印的枪号带有俄文字母。后来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实现了该枪的完全国产化,生产厂家也逐渐增多,不过各厂家的标记都还是按

第539章 543、九十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