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4章 亲临太医院[2/2页]

丑颜魅笑(完本) 冰凝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对妻女的情意早早便传递到了她的身上,她是深深地体悟着这一切……
      这样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外公闲聊了一会儿,林梦清才去太医院办正事了。
      打从她走进太医院,那些太医都以惊慌、讶异、欣羡的目光望着她,其中的滋味可算是难以言尽。
      “不知公主前来所为何事?”无事不登三宝殿,像她这样有身份的人纡尊降贵地走到这里来,肯定是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情,连日来他们目睹了公主的妙手回春之术,自然不会以为公主是因为医术上的事情前来麻烦他们了。
      “各位太医,这日子过得挺不错啊。”她踱步到了长桌前,那里放置着应时的鲜果,还有一壶冒着热气的龙井茶。
      “公主见笑了,公主有什么吩咐尽管说,臣等一定全力而为。”说话的是这里的老资格,一言一行都透着不卑不亢的气度,对公主的礼仪也只是微微地做了个揖。
      “既然孙太医这么说了,那就最好了。事情是这样的,本宫需要几个机灵稳重的太医去教导教导民间的医师,就劳烦孙太医选几个得力的助手吧。”她的目光里隐隐流露出几丝狡黠,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就交给他得了,她只要动动口就搞定了。
      “这个,公主刚刚回宫,想必对宫中的礼节规矩有些不通透,这太医就是专门为皇帝效命的,恐怕不能帮公主的忙了。”孙太医笔挺着身子,一字一字地说道,生怕公主听不明白,每到关键处便咬字加重些。
      林梦清秋水般澄净的眸子滴溜溜地转了几圈,眨了眨眼,道:“孙太医,忘了跟你说,这事不是本宫一个人的主意,皇上已经全权交付与本宫,既然是皇命,你们是不是要听受差遣?若是不顺从,那可是抗旨不遵啊。”
      “这个……”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一众的太医还能说什么呢,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想不到公主进宫几日便要在他们身上开刀了。
      “孙太医,快给本宫挑八个沉稳博学的太医,本宫一会儿便要出宫了。”她淡淡地说道,语气却是不容置疑的坚定,容不得他们说不。
      “是,是,下官这就去办。”孙太医将周围的太医环视了一圈,心里直骂个不停,这种事情摊在谁身上都不舒服,哎,这回可真是丢尽了脸面。
      孙太医左右权衡了一下,最后挑出几位没什么脾气的老好人,顺便也把这些年曾经跟自己对着干的人挑了几个,凑齐了八个人员,告知了惊鸿公主。
      “从今以后,你们就听本宫的话,只要尽心去办事,赏赐绝对少不了。”林梦清巧笑倩兮,温厚之中不乏威仪。
      “你们可有什么意见?”她见有三四位太医颇有微词,低着头,僵硬着脸面,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嘴角一勾,直接地问道。
      他们左右对视了一会儿,不知道交流了什么,便有胆子大些的站了出来。
      “公主,这是大材小用啊,臣等虽说是服从皇命,但是这皇家的颜面是要被天下人耻笑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太医院混不下去了,巴巴地跑去民间挣钱过日子。臣深为惶恐,希望公主三思而后行。”
      林梦清瞟了他一眼,眸光一闪,口口声声说是要维护皇家的颜面,可是,他们还不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这张清高脸面,说得冠冕堂皇的实在是可笑。
      她走上前两步,目光锐利地注视着约莫四十来岁的那位太医,道:“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没料到公主会如何和顺地对自己说话,那位太医愣了一愣,道:“免贵姓刘。”
      “原来是刘太医啊,早在宫外,本宫便听说了你的名气,声名在外,是名副其实的妙手回春,前年的那场瘟疫便是在你的刻苦钻研下调制出药剂控制住了,是你排除万难亲身试药,这种精神饱受百姓的称颂的。我想身为大众学习的楷模这一次一定不会忍心放着百姓的疾苦不管,对吧?如今我吴国的医药行业日渐衰败,正需要你们这一批德行皆备的老臣好好地扶持一把。你们便是吴国今后振兴的功臣。”
      “公主谬赞了,既然如此,臣等万死不辞。”许是受了点拨,容色里现出几许动容,这位公主并不是光有其表的花瓶,而是才华横溢的国家福星。
      “臣等愿意为公主效劳,振兴我大吴。”接着便是整整齐齐的唱诺,众人比起方才要恭敬了许多。
      “好,有你们这些有识之士,吴国兴盛指日可待。”她含笑点头,将臣子们扶起,满意地说道。
      “本宫在民间收购了几家濒临倒闭的医馆和药材铺,你们就负责那里的教学,教授学徒平生才识,本宫准备将那几家铺子作为试用点,免费为民众看病问诊。”她顿了顿,接着说道,“以你们的名气,百姓也是信得过的,只要让大伙儿看到咱们吴国的希望,以后民心所向,万众一心,相信什么都不是难题了。”
      “是,公主说得极是,之前臣等愚钝,没有领会公主的良苦用心,臣等一定精忠效国,献上一点绵薄之力。”
      林梦清又讲解了一些医药行的注意事项,说了一炷香的功夫,呀算是把事情给办妥当了,接下来便交给莫言去办了。
      那几家医馆与药铺便是她拜托莫言收购的,此外,她还收购了几家生意不景气准备转手的酒楼、客栈,总之,衣食住行,这是人最基本的事情,故而,她要从这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着手,以一小步的进步来慢慢地推动吴国经济的复兴。

第264章 亲临太医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