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到安城,一身青衣的徐挽歌露清冷的眸光看着眼前威严庄重的宅子-谢府。
      心里暗道:不愧是历经两朝的世家大族,站在门前都能感受到沉重的威压,不过他们一族从不入仕,可是谢氏一族创办的安庐书院却是大景第一好的书院,就连祖父曾经都夸过谢氏子弟有惊世之才,只是他们淡泊名利,只为大景培育人才,这届族长谢傲天就被祖父称为大景第一名士。
      她没想到竟然会重生成为他的外孙女,想到外祖父对她的呵护,她就不由想到祖父,当年纪大小姐冠绝锦都,被誉为第一才女,都离不开祖父的悉心教诲,祖父从没因她是女子而看轻,反而将一身学问全传授给了她,故此她很敬重祖父。
      祖父一生为大景呕心沥血,纪氏一族对大景皇室忠心耿耿最后竟落得一个全族尽灭的下场。天道不公,既然如此她便自己讨回公道。
      轻轻垂眸掩住眼中的杀意,再次抬眼,徐挽歌便看到了门前的众人,温文尔雅的二舅舅,温柔美丽的二舅母,儒雅的二表哥,以及躲在一旁扮鬼脸的五表弟。
      徐挽歌快步走到谢云继身前,刚准备行礼就被二舅母刘氏扶起,刘氏笑骂道:“你这孩子,这么见外做什么。”说完便扭头跟谢云继说:“老爷,先进府吧,父亲和母亲还等着歌儿呢。”
      “走吧,可又要被父亲骂了”谢云继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侄女说道。
      没办法谁叫偌大的谢府三代就只有这一个女娃了呢,想起父亲对一应儿子孙子的态度,再看看对侄女的态度,只恨自己不是个女儿家。
      徐挽歌淡淡笑着,不用问也知道二舅舅在想什么,想起外祖父徐挽歌也是一阵头疼。
      一行人穿过庭庭院落,来到一座叫松鹤院的院落前,走在前方的谢云继回头看了一眼脸色略微凝重的侄女,好笑道:“你这丫头,走吧,老爷子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盼回来了!”
      看着眼前神似妹妹的女子,谢云继一阵晃神,想起妹妹温柔可人的样子,他就不由暗恨,当年要是没将妹妹许给徐子安那伪君子,是不是妹妹还能好好地活着。七年前他赶到锦都时,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侄女时的样子,空洞,冰冷。
      手上温热的触感传来拉回了谢云继的思绪,他抬眼望去便见小侄女安慰的眼光,回已一笑。点点头迈步走进院落,徐挽歌走在后头,神色清冷。
      走进院子,丫鬟行礼的声音传来,徐挽歌轻轻颔首,还没等通报,帘子便已掀起,一位身穿翠绿色裙子的女子便屈膝行礼,笑吟吟道:“绿芙给二老爷,二夫人,二少爷,五少爷,大小姐请安,老爷和老夫人已等候多时了,请随奴婢进。”
      徐挽歌一进屋便看到上座的两个老人,不由红了眼眶,快步上前跪倒哽咽着说:“外孙女不孝,给外祖母外祖父请安。”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以往她可不是一个情绪外露的人,可是看到二老,就是忍不住。
      她想大概是因为她占了徐挽歌的身体吧,这么多年用着她的身体享受着属于她的亲情,曾经她也愧疚过,可是那个女孩确实不会回来了。既然如此她就是徐挽歌,也是纪云清。真好,现在她又有亲人了。
      “我的小心肝呀,快来给外祖母看看。”上座慈祥的老人牵起徐挽歌,慈爱的摸着她的脸,语气里满是心疼:“黑了,也瘦了。”林氏看着外孙女的小脸,怜惜之情涌至欲出。老天爷太狠心,让这么小的人儿遭受这么多的苦,还有她那苦命的小女儿,想到这林氏眼中的痛苦掩都掩不住。
      徐挽歌一惊,忙挽住林氏的胳膊,安慰道:“外祖母,歌儿很好呢,哪有瘦了。”
      林氏一听外孙女宽慰的话,心头一软,刚要说话,便被旁边的老头冷哼道:“哼,你还知道回来?”
      谢傲天不满的看着眼前的外孙女,当年突然接到小女儿的噩耗,他整个人都老了十岁,好不容易盼来了外孙女,还整天不着家,他不止一次问自己当年把歌儿送到莫老怪那学医是不是做错了。
      徐挽歌一阵头疼,就知道这老头肯定得念叨自己,求饶道:“外祖父!”结果谢傲天只冷哼一声却并不理她,徐挽歌头更疼了,只得暗叹一声:“歌儿过两天就走了,外祖父没什么想对歌儿说的么?”
      “没有。”
      林氏见谢傲天还想再说外孙女,当即打断他,暗暗瞪了谢傲天一眼,“歌儿好不容易回来,你个老头子还念念叨叨不完。”
      顿了顿,看向神似小女儿的外孙女,目光怜爱,“回来了就好好休息,等会晚宴全家一起吃个饭。”
      “母亲说的是,歌儿先回去休息,等会二舅母叫人唤你。”刘氏坐在下首笑道。
      徐挽歌点点头应道:“那歌儿先下去了。”
      等到徐挽歌下去了,刘氏才开口忧心忡忡地说:“徐家怎么突然要接歌儿回去了?”
      谢云继看了一眼上座低头喝茶不语的父亲和面有不戚的母亲,便知二老是有多不待见徐家了,前几天来接人的徐家人可是都没让他们住进府中,不过正好他也不想看见一些不相干的人,免得让他想起一些不开心的事。
      抬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看向刘氏讥讽道:“大概突然想起侯府还有一位小姐吧。”
      望着丈夫讥讽的神色刘氏只能摇摇头,你说这徐家也是有意思,自从歌儿来辰州就没过问,甚至连传个口信都没有,真真是凉薄到了极致。
      可是刘氏也担心徐府没安好心,歌儿的父亲可是续弦的了,那个王氏可是老夫人的娘家侄女,还是由妾扶正的......
      说白了世家大族是没有什么由妾扶为正室的,不过那些子小门小户才不计较。要是有人听到刘氏这番话怕是要笑了,伯阳侯府好歹也是个侯府,还出了一位贵妃,怎么也不算是小门小户吧。
      说起来这伯阳侯府不过也才两代罢了,还是先去

004 安城谢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