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军歼灭,就是在天明的时候被李信俘获。至于剩下的机灵一些的,早在城破之时,就拥着将官连夜出了东门逃命去了。潼关,这一座从东汉建安年间兴建的雄关,彻底的落入了李信的手中。
火红的日头自东方升起,城内的街道上还有着些许的血迹。穿着黑红两色甲衣的士卒在城中巡回,维持着城中的治安。仆行义麾下的大军,军纪在一众的禁军之中算得上是前列,又因着是新练之军,没有大赵禁军之中那么多的毛病。所以,与着羽林军的士卒相处的倒也算是和睦。
潼关,白虎节堂。
李信坐在上首,两侧坐着仆行义秦朗一众的军将。在一众军将的下手,还坐着一个穿着绿袍的文官。看其面目,赫然便是王志祥那只老狐狸。这只老狐狸一如既往的滑头,在李信大军入城之后相当干脆的选择了配合。和他一起做出这样选择的还有潼关的通判,孙珏。
地方的两大文官干脆利落的选择了投降,而负责守城的都监秦可玉却是选择了自尽。得知这一个结果的仆行义,在对秦可玉这位老前辈表示了惋惜的同时,对于大赵的厌恶也已经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
文官丢城失地,屁大的事情也没有。武将攻城掠地,还要付出脑袋的危险。这大赵的朝廷,果然是没救了。
……
李信看了一眼堂下的众将,开口道:“本帅自蜀地起兵,兵有三路。一路佯动于川东,吸引大赵君臣耳目。一路自子午谷直入大兴,直攻关中腹心,幸的苍天眷顾,此一路大军不仅攻下了大兴,而且还占据了关中咽喉。”
仆行义听着李信的话语,心中却是多了几分思量。“兵分三路,川东算是一路,关中算是一路,还有一路是哪里?”他心中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就听得李信做出了解释。
“至于最后一路吗?”李信打了个顿,却是卖了一个关子,而后才缓缓道出:“最后一支乃是由黄铎率领,自陇南而出,过横山,定河湟,直取关中。”此言一出,一众新降的将领脸色之中倒是多出了几分动容。
陇南是什么地方他们虽然不清楚,但是横山,河湟是什么地方,他们却是清楚的紧。出横山,过河湟,开什么玩笑,真当那里的青唐吐蕃是泥捏得不成。
一开始仆行义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看着一众羽林军的士卒丝毫没有变色的面容,又看着好似说的理所当然的李信。仆行义心里不禁打了一个突,说的不会是真的吧!咬咬牙,站了出来,对着李信拱了拱手,道:“大帅,横山,河湟是什么地方,咱们清楚,可是那陇南是什么地界。”
李信看了一眼仆行义,解释道:“本来还想接下来解释的,可是仆将军既然说了,某就先解释一下吧!陇南,自然便是吐蕃之地。三年前的时候,我大军就已经西出吐蕃,击败了扎德赞,如今的吐蕃旧地,已为我大夏疆土。”
第368章 073 拿下了潼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