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但对于宋应星和陈新甲的困难就大的多了,有的地方甚至都没有人,只有累累白骨,他们不是来搞土地改革的,而是来收尸的,看着眼前的累累白骨,不仅仅是他们,许多军人都留下了泪水,这是多么不容易呀,对于这些军人来说,他们可以流血,也可以牺牲,但很少有人让他们动容。
陈新甲和宋应星他们辗转各地,有的地方千里荒芜,别说是人,就算是鸟都活不了,他们也只有去大一点的地方,有的县城,所有的人加起来竟然不足千人,这场天灾人祸给北方老百姓带来的伤害太大了,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他们也只能去估计他们,要相信开元皇帝,大明现在不会再有战乱了,而且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送来,他们不会在忍饥挨饿了。
你说他们会相信吗?不会,崇祯皇帝也是这样说的,结果了,赋税几倍增加,老百姓过的更艰难了,李自成来了,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结果了,根本没有给老百姓任何好处,有的人家灭族者比比皆是。
老百姓也哪里都不去了,毕竟去哪里了,哪里都是个死,而且家里啥也没有,土匪要来就来,官军来也无所谓,除了这把老骨头,他们什么都没有。
慢慢的,这些百姓发现这些人,无论是衙门里的人员,还是军人,全都不会欺负他们,甚至都不会走进他们的家门,甚至就连喝一碗自己家里脏兮兮的水,也要说声谢谢。
他们不仅这样,还给他们发了口粮,发了种子,说是耐旱的粮食作物,只要好好种植,自己就能不挨饿了。
他们也挺不好意思的,吃了人家的,哪怕是假的,自己现在吃饱了也得试试,粮食总有吃完的一天,他们知道他们的好,也就悄悄将外面的子女也叫了回来,这个小县城也因为年轻人回来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军队和土地改革对所经过的地方,也渐渐和这个小县城一样,慢慢就有了生机,说也奇怪,自从朱慈炯统一了北方以后,竟然风调雨顺起来,本来北方百姓对朱慈炯给他们发了救命粮就感激不已,看到如此情景,只以为开元皇帝朱慈炯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真龙在世。
慢慢的,经过一个月的改革与推进,北方地区的改革工作也终于得以顺利进行,基本上没有了阻力。
大明王朝所有活着的富商做梦也没有想到,开元皇帝朱慈炯竟然对他们下了一道圣旨,许诺只要他们好好做生意,只要能给朝廷做贡献,甚至可以做官,而且取消了所有的贱籍制度,当然也包括他们作为商人的贱籍。
顿时,大明内外归心,蓬勃发展,商人们做生意有了朝廷的照顾,便利了许多,他们再也不怕被歧视了,而且他们可以穿任何他们想穿的衣服,当然,不包括黄衣服,那是皇家专用,但他们已经很满足了,本来他们想着,他们只有一个下场,不是抄家灭族,就是流放。
皇恩浩荡呀,开元皇帝朱慈炯也终于到达了京师,京师军委会,六部,内阁等等也渐渐运行起来,整个大明的心脏也终于跳动起来了,而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同时,朱慈炯宣布,下一步就要收复四川和辽东,恢复我大明万里江山,自然,也要包括被荷兰人占据的台湾。
朱慈炯也早有准备,大明的舰队已经组建完毕,当然,由于钢材主要在火器,有限,海军所有船只也只有五百艘船,但个个都是巨船,威力无穷,他们时刻巡视着大明海洋的安全,随时准备收复台湾和辽东,海南早就在大明的手中。
全军枕戈待旦,蓄势待发。
第81章 安定北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