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9章 杜行申曲剧社在杜行百星剧院演出元朝王玉峰《焚香记》[2/2页]

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 半楼书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段情弹之后,焦桂英轻启歌喉,唱了一首沪剧小调,歌声幽怨婉转,只听得王魁如醉如痴。
      弹唱完后,三人品茗清淡,竟又是十分投缘,虽然身份迥异,心意却融融相通。
      不知不觉已到撑灯时分,桂英又备好酒菜深情地举起酒杯对王魁说道:
      “酒乃天之精华,妾为地之美物,王君拥美物而饮精华,一定是来年登第的吉兆。”
      晚餐后,友人识趣地走了,只留下情意相投的王魁与桂英。
      桂英对王魁道:
      “郎只管专心攻读,准备来年应试,一切所需,均由妾来张罗。”
      王魁感激不已,当即指天发誓:
      “今生若有显达,决不辜负佳人一片真心。若有相负,苍天可惩!”
      桂英捧来一方罗巾请王魁题诗,王魁挥笔写下:
      “谢氏筵中闻雅唱,何人戛玉在帘帏。一声透过秋空碧,几片行云不敢飞。”
      桂英见王魁也对自己有意,使她心意笃定,不但以身相许,还不惜拿出自己的血汗积蓄,一心帮助这位布衣书生成就大志。
      从此,王魁在桂英的院中住下,红袖添香,专心攻读,两人形同恩爱夫妻。
      王魁去后,焦桂英洗尽铅华,闭门谢客,静心地等待情郎的佳音。
      夜来北风怒吼、大雪翻飞,殷桂英深情切切地牵挂着情郎的起居,长夜不眠,虔诚地祈求上苍:
      “苍天怜我苦心,保王郎此去平安。小女子愿折损阳寿,换取王郎的金榜题名。”
      也算诚心感天,王魁这次居然在会试中独占魁首,名列第一。
      春花烂漫的时候,王魁夺魁的消息传到莱州,桂英听了高兴得彻夜不眠,连夜书就贺诗一首。
      钱盘春改编成沪剧唱段,
      (长腔中板,慕容雪饰演,唱:)
      人来报喜敲门急,贱妾初闻喜可知;
      天马果然告驰跃,神龙不肯后蛇螭。
      海中空却金鳌窟,月里都无丹桂枝;
      汉殿独呈司马赋,晋庭惟许宏君诗。
      身登龙首云雷疾,名落人间霹雳驰;
      一榜神仙随驭出,九衢卿相尽行迟。
      烟霞路稳休回首,舜禹朝清正得时;
      夫贵妇荣千古事,与郎才貌各相宜。
      唱词,她把王魁比作是天马行空、神龙飞腾、金鳖出水,一举折下了月中丹桂。
      又盛赞情郎的才华盖世无双,又逢上象尧舜一样的清明时代,青云直上,自属意料中事。
      在这段唱词里,她不但饱蘸深情地赞美了王魁,还特意在末尾两句中,意蕴深长地提出自己与王郎是:
      “男才女貌”相得益彰,
      “夫贵妻荣”是千古惯例,
      提醒王魁不可忘了天天期待着他的情人。
      贺诗托人送出后,焦桂英整天地沉浸在喜悦的期盼之中。
      王魁变心:
      桂英救助落难书生王魁,二人相爱,在海神庙山盟海誓。
      王魁离开赶考,谢家逼桂英嫁给金员外,桂英把王魁当做结发夫妻,坚决不改嫁他人。
      然而,春风得意的王魁却已产生了另一重考虑,自己是头名进士,很快就将封官进爵,实在是荣耀显赫之事。
      而与自己有白头之约的桂英却是歌妓出身,若将来娶为进士夫人,岂不玷污了自己的清名,怡人笑柄吗?
      这样想来,往日的山盟海誓成了他心头莫大的负担,桂英对自己不但情深意切,而且是有恩于己,自己今天的荣耀少不了桂英的一份心力。
      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选择了以自己的脸面为重,横下一条心来,决计断绝与桂英的来往,把往日的恋情抛向九霄云外。
      情诗表意:
      焦桂英此时依然是一往情深,她考虑到新科进士必然有一连串的庆祝活动,最后还要等候朝廷赐官派职,这一切必然使王郎忙碌不休。
      因此,在迟迟得不到王魁音信时,她还设身处地为他想了很多解释的理由。桂英又写了一首诗:
      上国笙歌锦绣乡,仙郎得意正疏狂;
      谁知憔悴幽闺质,日觉春衣丝带长。
      桂英这里,因思念情郎而玉体憔悴、衣带渐宽。
      那厢王魁的情意却已降到了冰点,恨不得在他的生命里,从来就不曾有过焦桂英这样一个人,恨不得去年春天到冬天,就是一个漫长的虚梦。
      这等变故,焦桂英连做梦都未曾想到啊!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一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一旦金榜题名,整个人与心都似乎脱贻换骨了。
      为了追求虚名,不惜抛弃过去、抛弃情爱、抛弃恩义,甘心做一个负心人,这种功名悲剧,在王魁身上又重演了。
      尽管王魁已经决心疏远焦桂英,但是桂英却毫不知情,火样的热情、刻骨的相思依然包围着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借诗句传情,沪剧唱词:

第79章 杜行申曲剧社在杜行百星剧院演出元朝王玉峰《焚香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