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住!”又因为村民们是善意,所以安保人员也不能强硬制止。
      “我想想怎么办吧?”张万新摸摸头,这宁县现在是一天一出新鲜事。
      本来老百姓送点自家种的农产品感谢政府,没有额外的利益交换是不会违规的,可如果这些数量过多,又有可能定性为收刮民脂民膏,与政府极力建设清正廉洁的党政党风相违背。
      只是张万新也拿不定主意,只能继续往上汇报。
      很快,何晨光和程瑾瑜也知道了这事。
      这也是他们从政那么多年第一次听说到的情况。
      之前抗洪救灾,老百姓为了感谢人民子弟官兵的辛苦,纷纷给他们送食物,送特产,这样的事不少见。
      可给县政府所有工作人员送农产品,且不是一个村,而是几乎涵盖了县里所有村镇的村民,一家送一点,没有半点要求,纯粹是感谢政府的付出。
      由此可见,宁县仁风善政的措施执行得有多彻底,才能让民心如此向齐。
      何晨光直接给叶穆成打电话,了解具体情况,在听说村民们直接放下东西就走后,不禁感慨道,“叶同志,你做得很好!咱们河洛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帮子,这才是民心所向的政府。”
      “老百姓的心意不能辜负,这一次我做主让你们收了,但只能这次,你们要跟老百姓好好说,免得个个都跟风要送,到时就变味了!”何晨光交代道。
      挂完电话,何晨光看向程瑾瑜。
      “程同志,你是先知道这回事了吧?”
      程瑾瑜把何晨光两人前面的问题做好备注,才道,“跟书记同步,您接了电话,我看了信息。”
      他的信息来自妻子的求救。
      因为何晨光直接给叶穆成打电话了,所以程瑾瑜让妻子别着急,会解决的。
      “你怎么看这事?”何晨光问。
      “民心所向,是典型,也是鼓舞。”程瑾瑜道,“宁县搭了一个好帮子,有这件事作为激励,以后各部门会更用心服务于老百姓。”
      何晨光想了想,觉得这可以成为党风党建的示范案例,“要不我让河洛宣传部去趟宁县?”
      “华夏电视台这几天在宁县。”程瑾瑜提醒道。
      何晨光立刻领会,“我现在就让宣传部立刻去宁县。”
      ……
      话说回叶穆成得到何晨光的应允,这些农产品也算是过了明路。
      于是便通知各部门来领。
      当各部门派代表来政府门口领农产品时,都十分意外,他们都没想到老百姓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突然之间,那些跑到各乡各里陪老百姓早出晚归的日子都变得那么有意义。
      所有疲惫的付出都在此刻有了价值的具象化。
      原来被信任被肯定是这样的感觉。
      ……
      这一幕幕不仅赵恒熙记录了下来,华夏电视台的摄影团队也如实地记录下来。
      毕晓丽问温婉,“你们都是怎么做到的?”如此人心齐聚,很难想象,更何况他们还亲眼见证了整个过程。
      温婉淡淡地看了她一眼,回了她一句,“脚入三尺泥土,方知民心温度。”
      政之所兴在于顺民心,政之所废在于逆民心。能一心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他们能怎么做?不过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到老百姓中去,想老百姓所想,做老百姓想做的事罢了。喜欢人间温婉:素心已敬山河月请大家收藏:

第165章 民心所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