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上的语气到后面已经颇为严厉,众位大臣齐齐一个哆嗦,没有人敢再多言。
轩辕瑾曜见状,从朝臣中站里出来:“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不妥。那周国并没有对我国发兵,单凭探子一纸书信就断定周国想要出兵攻打我国未免太过草率。”
皇上瞪圆了眼睛,大声道:“你的意思是朕的密探带回来的消息不可靠,你在怀疑朕的判断力?”
轩辕瑾曜抬头看向皇上:“儿臣不敢,只是此时此刻陈兵边境的是唐国军队并不是周国,父皇在周国的密探截获到的消息又怎么能认为不是唐国的离间计呢,庆瑭与周国相争,唐国得利。”
轩辕瑾曜一句话道破了里面的玄机,众位大臣纷纷点头称是,表示这件事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还需要从长计议。当下就有大臣站在轩辕瑾曜身后支持他。
皇上闻言,冷笑一声:“太平盛世的时候,你们一个两个的吃的跟肥猪一样,现在出现战事了,你们一个两个又推三阻四阻挡朕出兵,你们是什么意思?担心这场仗打起来,你们没有了安生日子?”
七皇子闻言,站出来看着朝堂众位大臣冷笑道:“就是,平日里你们吃庆瑭国响吃的安稳,一到有事儿了就一个两个抱着团当缩头乌龟。父皇,儿臣愿意领兵攻打周国。”
轩辕瑾曜眉头一跳,接着说道:“父皇,要只是两军交战当然没问题,可是现在唐国的军队就在庆瑭边境放着,一旦我们跟周国打起来,唐国要是帮着周国攻打我们,我们就是腹背受敌,庆瑭危矣。”
众大臣纷纷点头,齐刷刷跪下,说道:“皇上三思。”
皇上见状,大怒,把奏折摔到轩辕瑾曜脸上:“危言耸听,危言耸听!朕已经决定了,你们不必多言。以庆瑭的实力,就算唐国和周国联手,庆瑭也未必会输,正好来一个大一个来两个打两个。”说完,皇上怒气冲冲说一句:“退朝!”便转身离开了大殿。
回到后宫,皇上直接前往襄贵妃的宫殿而去。襄贵妃经过这段日子的调养,身子恢复许多,面色也红润起来,重新变得青春活力,光彩照人。与年轻的襄贵妃待在一处,皇上觉得自己也年轻了不少。
到达襄贵妃宫殿的时候,襄贵妃正在同几个侍女踢毽子,大太监渐渐细细喝一声:“皇上驾到!”
襄贵妃率领着宫女跪了一地,皇上走到襄贵妃面前亲自扶起襄贵妃:“襄儿免礼,快起来,地上硬,仔细磕着膝盖。”
襄贵妃在皇上的搀扶下站立起来,仰着脸笑容灿烂的看向皇上:“皇上今儿个怎么这么早就退朝了?”
皇上手指摩挲着襄贵妃的脸颊,宠溺的说道:“不提那一帮胆小的东西,朕一看到襄儿心里就欢喜,就仿佛朕也年轻了不少。”
襄贵妃娇笑着握住皇上的手:“陛下你本来就还很年轻啊,襄儿一点也不觉得你老。”
皇上大笑着抱着襄贵妃在湖边坐下,心情大好的喂鱼。襄贵妃眼睛滴溜溜一转,说道:“臣妾把陛下看成是臣妾的依靠,也希望替陛下分忧,今日见陛下眉间慢慢都是愁绪,臣妾心里担忧,不知究竟是什么事,让陛下这么忧愁呢?”
皇上闻言,便依言把唐国陈兵边境,周国趁机要攻打庆瑭的事说了,完了愤愤说道:“朕平日里好吃好喝供着那一帮老臣,临到有事,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朕。”
襄贵妃本就是唐国郡主,平日里前朝的消息绝对不会传到后宫,此时猛然听到唐国陈兵边境的消息,脑袋轰然炸开。半响才试探性的问道:“陛下是要跟唐国交战?”她的父兄都在唐国,这一交战,说不担心是假的。
庆瑭皇上没好气说道:“是他们先把军队驻扎在震得边疆上的。”上一次跟周国一战,庆瑭皇帝意犹未尽,如今正好有借口再兴战事,却遭到朝臣的一再阻挠,皇上想到就气不打一处来。
襄贵妃从皇上口中得到证实,心里牵挂父兄,当下小心翼翼跪在皇上面前:“臣妾请陛下三思而行,唐国绝对不会主动出兵攻打庆瑭,皇上叔父一心想着以和治国,绝对不会兴起战事的。”
又是劝说,明明是唐国先陈兵边境,周国暗地里要攻打庆瑭,所有人却劝说庆瑭不要轻举妄动,皇上当时便怒了,厉声喝道:“后宫不得干政,该怎么做,朕自有打算,不必你在这里教导朕。”
第一百一十三章 劝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