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不幸的是,由于缺乏人才,期货公司执行经理李琛一人身兼首席交易员和清算主管两职。
那就相当于在比赛场上,运动员是他,裁判员也是他,使得银行总部对期货公司的第一道监管(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监管),形同虚设。
有一次,他手下的一个交易员,因操作失误亏损了3万英镑,当李琛知道后,因为害怕事情暴露便启动了33333“错误账户”。
所谓“错误账户”,就是该账号是银行对代理客户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经纪业务错误进行核算的账户的备用账户。
这原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备用账户使用后的恶性循环使公司的损失越来越大。但由于李琛身兼两职的原因,清算主管的职务使他能够向八贵银行总部巧妙的隐瞒了损失。
为挽回损失,耶历1991年年底,李琛认为,国际原油市场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大涨。于是用公司的名义,大量买进国际原油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
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每跌一点,期货公司的头寸就要损失一百多万美元。
然而1992年1月16日,eia(花旗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2月30日当周花旗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510万桶,市场预估为减少220万桶。不过,由于炼厂增产,汽油和馏分油库存猛增。
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增加910万桶,市场预估为增加11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830万桶,市场预估为增加180万桶。
原油库存大幅度利多原油,但精炼油及汽油库存增幅都创1991及1992年1月最大值,加上大数据利多的信息面影响措施,很多投资者疯狂买进,导致原油数据公布之后油价急速暴跌。
原油期货指数暴跌,李琛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
为反败为胜,骑虎难下的李琛,只得再次大量补仓一二季度原油期货指数合约和看涨期权。只要国际原油市场大涨,他就能重新笑傲江湖。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与愿违,4月9日,主要石油产地的伊?和伊啦克突然签署停战协议,结束12年的两伊战争,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瞬间大跌。
当国际原油期货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李琛投资导致的八贵银行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是八贵银行银行全部资本及储备金的1.2倍。
可以说已经将八贵银行家底全部赔了个底朝天,融资已无渠道,亏损已无法挽回,无法再撑下去的李琛,于是畏罪潜逃了。
颜墨大吃一惊,你们没有监管吗,就让他一个人折腾?
谭道苦笑道:“怎么没有监管,可是,人一心要犯错,谁能拦得住?本来总经理是可以阻止他的,但是总经理玩忽职守,观念错误,对他的异常视而不见,这才导致了这严重的后果。”
颜墨问道:“现在怎么办?”
谭道笑容更苦涩了,说道:“怎么办?凉拌呗!董事长已经要求国家中央银行已经介入,开始审查清算,没有奇迹发生的话,破产是必然的结局。我的职业生涯,也将蒙上一个污点。”
颜墨不由得大为感慨,投资领域真是变幻莫测,小到罗仁君、高极坚,大到八贵银行,一个不小心,弄出这种蔚为奇观的奇葩事件,就要赔个底朝天。
高极坚赔光了要跑路;李琛赔光了也要跑路。
但是剩下的烂摊子,总要有人去承担。于是老好人罗仁君被坑了;数亿资产的八贵银行也被坑了。
罗仁君损失50万,但由于自己的帮忙,或许他能够翻过身来;但八贵银行,谁又能帮得了它?谁又愿意帮它?
第一百五十七章 蔚为奇观的折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