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成功经验,墨灵又反思了刚才制造过程中的不妥之处,精简了一些步骤,优化了炼器流程,他的信息数据库,便有了一套完整的青刚法剑“微粒密堆炼器法”蓝图。
颜墨心念一动,墨灵便又开始了第二把法剑的炼制,既然结构材料什么都没变,颜墨也懒得另取名字,还是叫青刚剑。
不过,他在“颜墨铸”下边加了个小小地“t”,其实就是“正”字的第一第二笔,示意是第二把青刚剑。
这一次,熟练度上来后,炼制速度又提高了不少。不到半个小时,第二把青刚剑又面世了。
这一把剑就给了鹤灵使用,接着是第三把、第四把、第五把。在晚上11点半前,颜墨的每具身体都有了一把青刚剑,还有一把“青刚剑”(五)备用。
看到这种成果,颜墨不由得心中暗暗感慨先进制造方式的优越性。
这种炼制方法的优越性无庸置疑!
首先,它不需要使用火源炼制,不但省力省能量,还能节约时间。上古时候,许多神和仙为了炼制一件法宝,不得不千辛万苦的满世界寻找温度够高的火源。
现在颜墨的思路一变,根本就不用高温熔化打断材料的共价键,直接用仙力埃米刀,从微观入手,以点破面,抽丝拉茧一般取材,根本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加热整块材料,更不用浪费时间去找炼器火源。
其次,它也不会对多种珍贵材料造成浪费。这种“微粒密堆炼器法”精确使用原材料,用多少取多少,只要设计精确,一个原子团簇都不会浪费。
要知道,传统炼器之法,有时因为炼制错误,浪费掉的原材料是成品的数倍之多。就算没出差错,但切削磨损的边角材料,有时也达成品的一半甚至更加。
第三,就是炼制效率比传统炼器法高了无数倍。他如今熟练此法制造之后,炼制时间缩短到了20分钟就得一把,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上古神和仙,有时为了炼制一柄法剑,或许要耗费数十年时间,其效率低得足以让人望而生畏,甚至心生绝望。
一通感慨之后,颜墨便让墨灵先停止法剑道器的炼制,带涅灵前往地府,吸收补充他们的幽阴菁华。
涅灵离开颜墨,前往欧美是既定的策略。今天涅灵为了给他筑基混沌体,花费大量的死灵力,他走之前,必须要将死灵力补充圆满,不然到了欧美,想要补充就要大费周章了。
颜墨收拾妥当,准备前往飞机场飞往中州省的商都城。
就在这时,墨灵带着涅灵,悄悄地离开了他的紫府,遁入夜空中,前往地府冥海,吸收冥海化生的幽阴之气。
留在紫府的鹤灵和火灵,则取来纸张和墨水,研究如何用“微粒密堆炼器法”快速优美地打印出自己的皇皇巨著。
颜墨对任何事情都有未雨绸缪的心理,比如他让智灵替他编纂的作品,他考虑到未来别人或许会追究这些著作的真伪,叽叽歪歪他的年龄学历什么的,他就想留下一部“手写”稿在世间作证据,让别人除了赞叹无话可说。
但是,他当然不会傻到再去重抄一遍。现在创造出了“微粒密堆炼器法”,他自然要借助此法快速打印出一份真假莫辨的“手写稿”。
这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纸张的微观结构和墨水的微观结构,鹤灵很快就弄清了,墨水写到纸上,如何渗透及渗透结果他也了若指掌,加上打印平面打印排版对他来说也是小儿科,现在就是要选择字体。
不过,这也容易,只要将自己的字体数据化就行。
很快,鹤灵开始试制“手写稿”,他尝试直接用墨水混合液的分子团簇镶嵌入纸张纤维中,结果一矢中的,数秒“打印”结束,他得到了一张墨迹未干的“手写稿”。
这张手写稿看上去就像用钢笔手写在纸上,笔迹字体与他真正手抄的笔记本是一样的,墨迹看上去力透纸背,许多字与字之间笔意相连,怎么看都不会将之当成打印品和印刷品。
看着优美的行楷“手写稿”,鹤灵无声的一笑,和火灵两人便在紫府里开始“打印”自己的皇皇巨著。
颜墨的灵体都有事做了,他自己则坐上飞机,直飞中州省的商都城。
从江城到商都城500公里,空中航行的时间连一个小时都不到。无惊无险,颜墨一行人平安到达到商都城。
行程的事不用颜墨操心,安顿好之后已是15号的凌晨两点了。
颜墨肉身还是需要休息的,在他休息之时,墨灵和涅灵也来到了地府的冥海上空。
或许他们进来的方向错过了地听的位置,出
第五百七十三章 墨灵辟丹田,仙级入门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