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三九邂逅[2/2页]

罗天罡尊 清欢散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我面前。
      “所以,对于世人来说,必要的敲门砖还是得有。不然咱们这一会,还不知道要推迟到哪一年才能实现。”
      颜墨和恩灵虽然从元神的本质上讲是一个人,但“联网共享”的两团元神,却又相对独立,两人一见面就话锋激辩,却也有趣。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作者在描述两个人物交锋,根据不同人物的立场即时切换视角,别有一番风味。
      恩灵闻言一笑,道:“此言有理,这也是莘莘学子拼搏考场的意义。毕竟世间如孙阳、颜君之流,亿万中无一。”
      孙阳即“伯乐”,是春秋时凭相马技术得到秦穆公封为“伯乐将军”的专业人才,著有名垂青史的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前世因唐代韩愈《杂说四?马说》而闻名天下。
      今世虽然没有韩愈宣扬,但今世秦国国运昌隆,存世长久,伯乐做为先秦技术名人,却也因他的贡献名传天下。
      颜墨听恩灵将自己与孙阳相提并论,心中一乐,想起前世关于伯乐的名篇,便顺口感慨吟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颜墨这篇“马说”一出,周围之人,从雷晶保镖到李慧慧;从捕捉字词的周慧琳到摄像的黄丝韵;包括程惜龄、苗若彤等一众颜墨的女人,全都感觉到了颜墨托物寓意的大智慧!
      人人看他的眼光,除了佩服还是佩服,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周慧琳喜得眉飞色舞,低声对苗若彤道:“颜墨这番话,借物喻人,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发表出去,绝对能万古流芳,我一定要整理出来,投稿发表。”
      一边说,她一边看向黄丝韵手上的摄像机,心中暗庆幸今天有黄丝韵做摄像,不然说不定就会漏过这篇千古华章了。
      接着,她一转念,暗自想道:颜墨智深如海,字字珠玑,跟在他身边,必须要勤录音、勤录像才行,看样子,自己非常有必要购置摄像机和小型录音机。不然像这种场合,脑子哪能记下这么多信息?
      苗若彤听周慧琳如此说,抿嘴一笑,赞同的点点头。
      她也是一个非常文青的女人,不然也不会从欣赏颜墨的才华开始,最后情之所归的沉醉于他的怀抱。
      所以,看到颜墨不经意间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心中也是惊喜万分,对他的爱意和崇拜,愈加深入骨髓。
      周边众人,虽然心思各异,但大抵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思,颜墨太有才了,随口一番话都充满大智慧。
      就在众女心中百转千回之时,恩灵节掌叫好,道:“颜君一席话,真是令我茅塞顿开呀!我此来之意,便是愿为颜君之千里马,驰骋纵横,拓地开疆。”
      两人从坐下开始,话语看似闲聊,其实都有意无意的显摆自己的学识素养,给人看来有一种互相试探之感。毕竟两个陌生人相见,就算此前互相仰慕,也要互相称量一下不是?
      此刻,恩灵借颜墨刚才这一番话,亮明自己来意,倒也水到渠成。
      不过,从旁观者来看,恩灵可以事先对颜墨有所了解,慕名来投;但颜墨对恩灵不可能事先有所耳闻,他却不能不管不顾就干脆的接受恩灵。
      所以,颜墨听他道明来意,不急不燥,道:
      “多谢恩灵先生看得起我!我观先生之言行举止,胸中丘壑万千,实非常人。天下名士在所多有,不知先生缘何选择来投于我?是因为这两天世间传闻我有钱么?”
      这个问题很尖锐,如何回答,才能令别人不产生误解,非常需要大智慧。旁观的众女,都忍不住替恩灵担心,生怕他说出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
      恩灵面对这个考验智慧的问题,微微一笑,没有丝毫局促,反而拿起茶怀轻啜了一口,显得相当自然和自信,颇有名士风流的做派。
      颜墨看他的一举一动显示出来的气场,眼中亦流露出欣赏之色。
      这种沉稳的气质,决不是短时间能修炼出来的,想必能折服周围众女之心,接受他进入自己的团队和圈子。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三九邂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