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雪的案情,董管事也就只好照办了。由此,李盛就得到了许多对他有用的资料,例如那些人的身份、与他关系的亲疏,以前曾经有过什么恩怨。当然,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细节,李盛就并不在乎了。
\t李盛又去衙门拜访了孟推官,把他了解的一些线索对孟推官娓娓道来:“推官大人,当前正是非常时期,镇南军正在经历一场战争,如果江州的治安不能得到改善,我一人的安危不值一提,可是,平民百姓们的生活就会缺乏安全感,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盗匪横行的局面,就算我们可以不去顾及平民百姓们的生死,我相信,刚刚接掌大权的刺史大人也会致力于安抚民心,他也不会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治安不力的罪名谁能承担得起?到那时,恐怕推官大人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晚辈相信,推官大人您……也不会愿意任由这种事态继续发展吧?”
\t孟推官顿时脸色一变,他负责当地的刑名,职责所在,治内一旦发生了重大案件,难免会闹得民怨沸腾,何况此案有刺史钟匡范亲自过问,重要性不言而喻。
\t孟推官沉吟片刻,道:“本官知道,行刺过你的刺客身手不俗,而且行踪诡秘,遗憾的是,我们迄今仍然一筹莫展,恐怕短时间内是找不到那个刺客了,但我们不能容忍他再次对你或者你家里的人下手……我们必须果断地采取行动。”
\t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孟推官发现了一些线索,他便与李盛研究了一番,发现了两个最有嫌疑的人:慕南福和宫梓吉。从理论上看,这两个人都有作案动机。
\t在当时,从长安、洛阳到各个大城市,都有鱼市。唐代的著名诗人张籍曾经写过一首诗《泗水行》,其中有一句“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这句诗就是描写城边鱼市的早市盛况。江州临近鄱阳湖,自然有许多捕鱼人和卖鱼人。
\t在鄱阳湖边,也有个繁华热闹的鱼市,慕南福就是一个卖鱼人。几个月之前,慕南福一心想把生意规模扩大,曾经一度面临资金周转不开的困境,他便以房产为质押向李盛贷了一大笔钱,他的债务早就逾期了,但他却至今仍未还债,董管事甚至去慕南福的家里讨债过。李盛还没有后代,如果除掉李盛,慕南福就可以赖账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慕南福确实具备作案动机,他完全有可能铤而走险。
\t至于宫梓吉,则是江州城里一家酒楼的掌柜,他那个酒楼的火爆程度在江州城都是一流的,原因就是有来自西域的美艳胡姬作为陪酒女郎。宫梓吉是个好色之徒,他曾经打过清雪的主意,为此,李盛的前身曾经与他发生过口角,宫梓吉还曾经与钱胖子在青楼里为争抢一个色艺双全的清倌人而大打出手,所以,宫梓吉也有买凶行刺李盛的动机,而且,宫梓吉的嫌疑远远超过江州鱼市的慕南福。
\t将这两个嫌疑人的资料仔细整理一番之后,李盛暗暗决定,先查一查宫梓吉,如果此人是刺客的幕后指使,对他来个突然搜查,或许能够查出一些蛛丝马迹。
第三十八章 一筹莫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