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不方便直接由徐温定的,还需要徐温与张颢两人商量着办。按照徐知诰的建议,李盛作为录事参军,大致拟定了一个名单,这一天,他要向徐温呈报,请徐温过目一下。
\t李盛办事很精明强干,而且他善于揣摩上意,他拟定的这份名单既考虑到了所选武将往日的战绩和资历,又考虑了他们的能力能否胜任新的职务,同时,他还考虑到了他们是否徐温的拥护者,不支持徐温的人自然绝不会出现在这个名单里。因此,李盛拟定的名单完全得到了徐温的认可,徐温只是大致看了一眼,就微笑着点了点头,孺子可教!
\t因为李盛刚刚接任录事参军这个职务,或许是出于考察的目的,徐温又同他讨论了一番淮南军对楚军的战事。楚王马殷已经派大将秦彦晖率三万水军沿湘江而下,又派黄??率战舰三百艘屯于浏阳口(浏阳河注入湘江之处)。徐温对于秦彦晖颇为忌惮,秦彦晖是一员猛将,此人有勇有谋,战功卓著,深得马殷的器重。秦彦晖的哥哥就是当年臭名昭著的将人肉用盐腌制起来作为军粮的秦宗权,不过,秦彦晖比他的哥哥更加阴险狡猾。
\t李盛对于古代军事了解得并不多,他并不擅长从全局上剖析淮南军的排兵布阵,他的优势在于他对历史的了解,事实上,他只是个录事参军,运筹帷幄不是他的责任,经验丰富的老将鄂岳观察使刘存坐镇淮南军,还有智勇双全的刘威协助,淮南军的阵容还是很强大的。于是,李盛根据自己这段时间积累的经验提了几点建议,他认为淮南军发动这次战役过于草率,事先没有经过足够的战备,而且对手是南方水军力量最强的楚军,夏季多雨,对方以逸待劳,又占据天时地利,这样一来,此消彼长,淮南军此次出征可谓是凶多吉少。为此,李盛提议,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而不必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一旦两军僵持不下,淮南军就应该尽快鸣金收兵,以免夜长梦多,中了敌军的奸计。
\t听了李盛的话,戎马一生的徐温颇为惊讶,他认为这小子可以说是天赋异禀,对于军事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不得不对李盛刮目相看了,他甚至认为李盛担任小小的录事参军有些大材小用了,这个年轻人才华横溢,应该接受更多的历练。
\t李盛的预测终于被证实了,不过,这却有点残酷,由于连日大雨,淮南水军不得不后撤,楚军则是在后面穷追不舍。当徐温看到谋士严可求送来的战报之时,顿时眉头紧皱,陷入了沉思,这次战役虽然是张颢发动的,但是徐温也不希望看到淮南军一败涂地,毕竟在大军之中有许多是往日的袍泽,他也不忍心看到那些袍泽们最终落得个客死他乡的凄惨下场。
\t严可求见徐温似乎已经有了倦意,正要起身离开,徐温却突然对严可求说道:“对了,那个年轻的录事参军李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找人给他安排一下,调他出去历练一下,我们现在急需他这样的人才,一旦我军这次战败,军中的武将们难免会损失惨重,更要加快人才的培养。”
第一九九章 女人心海底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