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李盛笑了笑,道:“淮南军的战斗力不算强,所以,苏州城才会久攻不下,可是,吴越军也只能守成,他们还没有实力主动大规模进攻淮南军,否则,东洲城就不会这么快就回到淮南军的手里……至于西线,如果不出我所料,寇彦卿带来的兵马绝不会多,因为朱温自顾不暇,河东军才是朱温最为忌惮的肘腋之患!”
\t“公子,您的意思是说,寇彦卿的军队不会对我们淮南构成太大的威胁?”小莉心中的担忧这才少了几分,在她的眼里,家主就是个聪明过人的大英雄,可是,她又忍不住想确认一下。
\t乐平公主却撇了撇嘴,一提起朱温,她就心头火起,咬牙切齿道:“别说朱温了,包括徐温在内,这些藩镇的节度使们都不是好东西,他们一个个一心只想着抢钱抢粮抢地盘,根本就不考虑老百姓的死活,就像前唐曹松那首诗写的那样,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这天下间生灵涂炭,烽火连天……”
\t“这些节度使都是大坏蛋,一个个拥兵自重,穷兵黩武,我的哥哥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才不得不去当兵吃粮,结果,他后来却死在了战场上……”小莉也是义愤填膺,说到这里,她想起来伤心事,禁不住眼圈都红了,声音也带着几分哭音。
\t李盛轻叹一声,道:“说到底,这还是武将权力过重的弊端……想当年,在前唐的安史之乱时就埋下了祸根,这才导致现如今天下间藩镇割据,城头变幻大王旗,不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早晚有一天会再次天下一统,到时候,只要朝廷下决心削弱武将们的权力,就不会再重现这种军阀混战的局面了。”
\t李盛当然知道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个典故,从那以后,大宋朝的武将们就被夺去了炙手可热的兵权,导致有宋一代的武将们地位远远不如文官们,不过,那也有明显的弊端,到了后来,宋军武备松弛,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先后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国家辽金连年侵犯,产生了不堪回首的檀渊之盟,后来又有了靖康之耻。
\t乐平公主和小莉当然不知道这些历史事件,皱着眉头思忖了片刻,乐平公主又问道:“说来容易,眼下,河东军一直立志于中兴大唐,那可绝非难事,因为他们的实力很有限,将来,无论谁想要一统天下,那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t李盛笑而不语,要想等到宋朝建立,那可真是还要很多年才好,眼下,周宗那两个倾倒众生的女儿大小周后还没有出生,她们俩才能见证宋朝的天下一统。
\t“其实,本就是应该文官的实权在武将之上,大部分武将斗大的字不识一筐,他们不过是一群粗鲁的武夫而已,有几个像我家公子这般文武双全的读书人?所以,这朝廷上就应该由文官们说的算,那样的话,天下间岂不就太平了许多?”小莉一本正经地说道,她对于军国大事虽然了解不多,却也知道一些浅显的道理。
第三五二章 打破砂锅问到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