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三二章 悲天悯人[2/2页]

唐末逍遥游 我爱毛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t看着贯休和尚一脸错愕的样子,王贞白微微一笑,不过多解释,而是连忙吩咐崔仁涛道:“快快请他进来。”
      \t李盛走进山斋书院之后,见到那些凶巴巴的汉子,不由得心中惊异,王贞白是个教书先生,怎么与行伍中人有了纠葛?莫非他想回到军伍里干老本行不成?
      \t不过,那些汉子只是凶巴巴地瞅着李盛,但却没有人敢于放肆,李盛也就不以为意,紧紧跟随在李盛身后的洪飞虎却已经凝神戒备,紧紧地握住了打虎棒。
      \t“我自己进去就行,小虎子,你在外面等我吧,不要轻举妄动。”李盛低声吩咐了洪飞虎一句,旋即跟着前来迎接他的崔仁涛走进了花厅。
      \t李盛坐在普慈公主对面的一把椅子上,与王贞白寒暄了一番,方才他通报了自己的真实姓名,虽然在场的还有普慈公主和贯休和尚这两位陌生人,但是李盛也并不担心,他现在还谈不上名声在外,那两个陌生人未必会对他不利,更何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够与王贞白这样的正人君子坐在一起的人也未必是坏人。
      \t王贞白给众人互相介绍了一番,他是个聪明人,既然李盛自己通报是商队的首领,他也就不便节外生枝,而是把普慈公主和贯休和尚的身份都如实介绍了。
      \t李盛却是有些出乎意料,他恰好在后世里就听说过贯休和尚,知道此人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擅长画罗汉。
      \t宋太宗赵光义一直仰慕贯休之名,对贯休的画作求之若渴。这一点,就连当年后蜀的末代皇帝孟昶都知道,为了保住性命,孟昶将收藏多年的贯休《释迦十弟子图》献给了赵光义。后来,赵光义当上皇帝后,便派自己的心腹程羽去做成都知府,暗中在蜀中搜罗贯休的画作。程羽不辱使命,不久便向宋太宗赵光义呈上了《十六幅罗汉图》。
      \t既然皇帝如此推崇贯休和尚的画作,有宋一代的画家们便争相模仿贯休和尚的画作,于是,他的画风影响了整个宋代画坛。几乎与此同时,一些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僧人和画师也对贯休和尚顶礼膜拜。那些日本人还将一些贯休和尚画作的真迹和摹本带回了日本!从此,《十六幅罗汉图》真迹的下落便成为了不解之谜。
      \t传说,乾隆皇帝同样喜欢贯休和尚的画作,他甚至也在苦苦寻觅《十六幅罗汉图》的真迹,可是,乾隆皇帝却始终未能如愿。
      \t有传闻说,日本皇宫珍藏着《御物禅月十六罗汉画》,又被称为“宫内厅本”,这组画像的线条坚细挺劲,刻画出的罗汉圆目浓眉,蹙额巨鼻,姿势各异,形象更加夸张变形。不过,这些也并非贯休和尚的真迹。

第四三二章 悲天悯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