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帝初登帝位,位置坐的不十分稳的时候,还提供了不少的帮助,要不然庆德帝也不会对于王将军的背叛这么痛心疾首了。
      偏偏前段时间先帝时期,有一位在先帝时期十分受天子重视的内侍潜入军中,拿出了先帝留下的遗诏。
      王将军既然是先帝十分看重的大臣,自然是熟悉先帝字迹的,一看之下就确定那遗诏确实是先帝写的。
      可是遗诏上面先帝任命的下任帝王,却不是当时的太子现在的庆德帝,而是秦王殿下。
      要单单只是这样,王将军到也不一定就会刺杀庆德帝,毕竟都是先帝的亲生儿子,哪一个儿子继承家业不是一样的。
      庆德帝也登基十来年了,所做所为也是一个合格的帝王,还颇有明君之相。
      真正让王将军对庆德帝动杀心的,是那内侍带来的几句话。
      据那内侍所说,当初先帝不过是偶感风寒,本来病是不重的,只是为了历练太子,才把大多数的政务分给了太子处理。
      却没有料到太子得志便猖狂,渐渐的就不把先帝放在眼中了,也不甘心只做一个太子了。
      先帝看到这样的太子,自然是不喜,而且也觉得这样的太子担不起大任,就动了换太子的心思。
      偏偏因为先因为先帝原本对太子信任,也没想着防范太子,竟然让太子收买了先帝身边的人,得知了先帝的这个打算。
      然后太子先下手为强,直接控制了先帝身边的所有人,他都是好不容易才逃出来的。
      并且他出来之前,先帝的身体还好好的,怎么不过一日功夫就人就没了。
      王将军对这内侍的话,倒也不是全然相信,可是在先帝驾崩前两天,王将军也见过先帝的,那时先帝的身体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大问题。
      为什么先帝不愿意让太子登基?
      为什么最后登基了的还是太子?
      为什么先帝的遗诏没有流传出来?
      为什么先帝明明只是小恙,怎么会一病没了?
      这些疑问不断的在王将军的心中闪现,王将军顿时就觉得庆德帝只是窃据地位,并不是先帝真正看好的下一任帝王。
      再想到先帝的死也不明不白,深受先帝重视的王将军就坐不住了,想要匡扶皇室正统。
      正统的东西,重要程度很是微妙,却又必不可少,当然要说只要是正统就能得到帝位,那是傻子都不会相信,可每个登基为帝的天子都会想办法证明自己这个帝位来得正统。
      要是没有遗诏的事情,作为先帝正式册封的太子,庆德帝登基为帝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是先帝另有遗诏,这太子登基就显得不是那么正统了。
      所以现在倒不是这王将军的事了,这王将军都已经被治住了,也掀不起什么大风浪了,现在重要的是怎么处理,王将军喊口号中先帝遗诏引起的的舆论风波。
      庆德帝要是不能证明这帝位来得正统的话,这帝位坐起来就不是那么正名正言顺,不是特别让人信服。
      尤其是这些人口中还有一个有着先帝遗诏任命为天子的秦王,是人都会想着庆德帝当初做了什么事,才会使得先帝临终之前,还特意下遗诏,不让他这个太子登上帝位。
      “混账东西!”听到王将军的话,赵太后气得浑身发抖。
      “陛下乃是先帝亲自册立的太子,先帝驾崩后继承地位理所应当,何来不是正统之说,你欲扶持秦王登基,以哀家看才是乱臣贼子。“
      要说这赵太后,虽然说私心有点重,又十分偏向自己的娘家,却还是明白她能有如今的地位,靠的就是儿子成为了天子。
      要不是她儿子成为了天子,谁知道她现在沦落到哪里去了,所以眼下无论是为了母子之情还是为了自己的未来生活,在这个时候赵太后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站在了庆德帝一边。
      接着赵太后继续说道:“诸位大人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不会真相信这乱臣贼子编造出来的谎言吧?“
      赵太后也不是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知道现在这王将军现在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他的想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大殿里面其他朝臣心里面的想法,这些人都知道遗诏的消息,这么多人总不能全部都杀了。
      不过好在现在的人都讲究一个气节,只要是亲口认定的话,一般都不会反悔。
      要是这些朝臣在此认定了王将军乃乱臣贼子,承认了庆德帝才是正统,后面就不会再反悔改口,所以赵太后便想让这些人开口替庆德帝正名。
      不过事情却并没有按照赵太后的想法发展,响应赵太后的话,开口斥责王将军乱臣贼子的人,却只有寥寥素人。

第43章先帝遗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