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章:遗恨心亡,十八年的换求[1/2页]

公主路子有点野 白衣阑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奈兮睡醒时,满天大雪纷飞,枯木无色,白雪万里,她裹着外衣站在金莲殿门口,眉目欣喜地看着六瓣雪花自天而下。
      她使劲裹了裹外衣,看着皇宫里灯烛挂满每一个街口巷门,热闹非凡,站在自己殿门口,都能听见嫔妃熙攘吵闹声。
      一串脚印出现在殿外,渐渐向奈兮靠近,原来是锦青嬷嬷,她走下台阶,头微垂,望向锦青嬷嬷。
      她小脸被寒冬冻得通红,不停地搓着自己的小手,蓉蓉跟在身后,又给她加了一件衣服,她拢着两件外衣,对嬷嬷点了点头,“今日太后寿辰,嬷嬷怎么有心来这里?”
      太后身边的两个嬷嬷,自从她在大火醒后,便隔长不短来金莲殿,送来最好的炭火,把普通的纸灯笼换成了隔火的牛角灯。
      嬷嬷端着一身新衣,上有个盒子里,打开放着玉坠首饰,“太后娘娘看来拜谒的公主都穿着蜀锦绸缎新衣,怕公主被驳了面子,便让奴婢把您的生辰礼物提前送来了。”
      她在这里几月,都不曾有人提起过纯若的生辰,让蓉蓉收下了衣物,眉间舒展出笑意,“怕本公主是最后一个到的吧!就先不留嬷嬷了。”
      嬷嬷走后,奈兮瞥了一眼若雪色般的新衣,脸一垮,冲蓉蓉和行香眨了眨眼,望着嬷嬷远去的方向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回了殿里。
      慈宁宫里。
      百妃聚集,灯火璀璨,香炉里烟烟缭绕,太后坐于高堂,面色慈爱,寿宴的欢乐之象布满殿堂,与屋外的寒光冬色分别开来。
      奈兮来得不早不晚,她一览身着各色的妃嫔公主,挨个儿向对方行礼,除了英妃与皇后,她哪个也不认识,只得叭叭重复说着一样的“娘娘好。”
      太后神色如花,和祥地看着奈兮,如诗如画,她让锦青把手边放的礼盒全都收走,沉着笃定,“哀家的乖孙女可算来了。”
      奈兮也带了礼物,是一副从孙府收来得字画,画布平实,却有着一股年老的黄朽沉重,她将画慢慢展开,画中是一个女子,身着胡族装束,窈窕婀娜,跳着极具风姿的胡旋舞。
      她看了一眼,又赶紧收起,眉眼紧缩,殿内一片寂静,都瞪着双眼看着她演出的一幕闹剧,她赶紧让蓉蓉换下去,重新铺展一副画作。
      “皇祖母,儿臣急忙赶来,马虎地没有检查,这副才是,听说皇祖母酷爱收藏古今名画,儿臣可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辞先人的这副画作。”
      画中青山绿水长流,云烟缥缈不散,钟灵毓秀,几笔点墨,却有着绰约之风。
      太后还未从那副女子的面孔中缓过神来,如花的色泽面孔上添了几分苍白,殿中久久无人回复奈兮,皇后解围道,“纯若也是有心了。李辞先人的画作,太后可是藏了好几副,如今亲眼所见,才觉自己真是才疏学浅。”
      皇后一番夸赞说完,转头望向坐在太后身边的陛下,他眼底悲凉一片,惊慌失措却又另显沉着之态,他朝奈兮望去,用着父亲的身份说道,“纯若刚才那副收起来的画作可否留给父皇?”
      她早已看过那幅画千遍万遍,那副她摆在慈宁宫的,是让北尚变化出来的赝品,下边依旧留有皇帝的落款。
      她爽快地答应,没有一丝犹豫,“儿臣的东西都是父皇赏赐的,区区一副画作,自然不成问题。”
      她退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在一旁的英妃红了眼睛,酒杯自桌边滚落,洒了她一身,满身酒气。
      英妃应付两下,着急回宫,太后皇帝允了。
      席散,一个清冷无欲的女声响起,喊着纯若的名字。
      奈兮轻轻“嗯”了一下,低头行礼,她从未在宫中见过如此清新脱俗的女妇人,看起来四十余岁,应是同她母妃入宫,看样子至少应该是个妃位。
      却脸上清白,没有一点胭脂气,脚底的布鞋,白衣粗布,与太后寿辰的铺张扬厉一丝不符,她心底不尽疑惑起来。
      若是个被打入冷宫的妃子,今日场面没有资格参加。若真是个吃斋念佛的妃子,也实在罕见。
      那妃子领她到屋外,说起,“臣妾整日不出殿门,想必公主也不曾见过,臣妾住在竹林后的清宁殿。”
      奈兮想起,昨天夜里,她背的妃嫔名册上有这个人,上面写到:清妃,住于清宁殿,以吃斋念佛消遣时间,不爱奢,十八年不曾出过宫门,不喜热闹。
      她面色纯良,恭敬地应道,“儿臣听说过,您是清妃娘娘。”
      清妃听到她叫自己的名讳,眼底划过一分惊讶的神色,可好歹是终年吃斋念佛之人,看淡了人心所想,持着一种老成干练,直接点明来意,“可否来清宁殿小坐一刻。”
      这是奈兮在这宫里收到的第一份邀请,又是一个与她极有机缘的一人,鞠躬行礼,“还望娘娘先带带路。”
      清宁殿。
      奈兮从未来过皇

第21章:遗恨心亡,十八年的换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