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弩机战车早有准备,严阵以待。
待蒙古兵进入八百米的射程之后,孔新军却没有下令。
七百米、六百米、五百米、四百米。
宋军已经紧张的出汗了。
虽然身边的箭矢堆得小山一样高,
但蒙古兵也是人山人海的啊!
而且狂奔的蒙古战马,瞬间就能冲到眼前的啊!
······
······
就在这时,一声炮响。
遮天蔽日的粗大弩箭,携带着甜瓜炸雷和烟花,一齐速射。
爆炸声响起,炸得蒙古兵人仰马翻。
烟花烟雾弥漫,蒙古骑兵互相践踏,挡住了后面的进攻。
先前进入射程的一万蒙古骑兵,瞬间被射杀在当场。
后面的骑兵,继续进攻。越过士兵和战马的尸体,继续进攻。
接着就成为一道新的尸体障碍,尸体堆积如山。
蒙古兵前仆后继,悍不畏死,进攻还在继续着。
而宋军的箭矢,却在急剧减少。
人嘶马叫,双方杀红了眼,全都忘记了生死。
·······
·······
宋军一队队千人队,重新补充了箭矢,然后替换了劳累的将士,重新发射箭矢。
两军相对的八百米距离,就是一条死亡地带。
尸体在越垒越高,蒙古骑兵连翻过去都是很难的。
忽必烈见前进无功,急令大军后撤。
他以为,骑兵对付宋军的步兵,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虽然对方早有准备,但那又怎样?还不是一触即溃的吗?对方的武器太厉害,他可不能将人全部战死在这里啊!
忽必烈一声令下,蒙古大军后队变前队,向着那些被焚毁的营帐,又杀了过来。
一万多宋军分成五队,像一柄利剑,正面硬抗蒙古兵的大队人马。最前面的两千强弓手,为第一队,紧接着就是第二队、第三队、第四队、第五队。
一队射箭完毕,迅速矮身。第二队再射,然后是第三队、第四队、第五队,再次轮换交替。
狂猛冲击的蒙古兵,死伤惨重,但也唯有硬攻这一条路了。
相比前方的那些威力强大战车,冲破宋军的步兵防线,好像更容易一些。
只要突破这道步兵防线,大军就可以进入蒙古草原了。那里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天下,不怕宋军来攻打。在草原上,没人是蒙古兵的对手。
······
······
城池方向,战鼓齐鸣。
弩机战车在六匹战马的拉动之下,急速向前推进。再次对蒙古兵展开攻击。
前后夹击,忽必烈无心再战,急令大军从侧翼突围。
宋军可是高配的,三马双鞍,不远不近地追赶着蒙古兵玩。
你要跑,那就使劲跑吧,别停下!
停下就打,打得你不停地跑!
一支支宋军的百人队,追赶着一队队千余蒙古兵,在草原上玩命地跑。一旦蒙古兵回头来战,那就强弓带甜瓜伺候,一箭射出,立时死伤了十几人。
活着,比什么都好!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玩命跑吧!
蒙古兵跑出去还不到三百里地,战马就累趴下了,轻而易举地被活捉了。
一场大战下来,二十万蒙古大军,只逃出去五万人。
活捉七万多人。
其他八万人,全部战死!
······
······
孔新军令被俘的蒙古兵,传信给忽必烈。
十万被俘士兵,要吃饭!
大宋可是不管饭的,饿死可不**的事!
忽必烈返回金帐,又愧又恨。
他统一蒙古各部,那是轻而易举的。怎么就会败给了不会打仗的宋军了?
金国也比宋军强上了很多啊?连金军都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怎么这队宋军竟然如此厉害?没想到那些武器的威力如此之大?自己稀里糊涂就败了!
更可恶的是,宋军主帅居然让自己去给被俘的蒙古兵将,送食物!
不送吧?宋军没有那么多物资来养活俘虏,自己的人可能会被饿死,失去民心。
送物资吧?那自己就要一起养活五万宋军了。谁知道蒙古兵会不会只吃些剩汤剩水?
舍弃这十万兵马吧?他还真的舍不得!
思考再三,忽必烈决定亲自跟宋军主帅好好谈谈。
一味被动,这也不是个事啊!
······
&nbs
第一百一十二章 胁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