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儿嫁出去。”
苏强说“吴家说只要我们把杏儿嫁过去,他们给二百两聘礼。他们还会帮三元联系县学,三元十二岁后,不必过童试就能入学。你照着这个标准找,只要能找到,我就同意。”
听到这要求,李氏无力的瘫坐在地。二百两聘礼?县学?寻常人家能拿出这条件,肯定不会娶她杏儿了,这可怎么办?
就在这时苏强开口:“吴家过来的聘礼,除了吃食之外我一应不留,全部给杏儿带走,你的私房想给她补贴多少我也不管。嫁吴家还是另找一家条件相当的,你们母女自己商量着办,秋收之前嫁人就行。”
听到这里,李氏心动了。只要答应,这下儿子女儿的前程都有了。杏儿有丰厚的家装傍身,只要能生下儿子,后半辈子都不愁;三元能入县学的话,以后别说童生,兴许秀才都能考下。溪头村可从来没出过秀才,只要三元能中秀才,以后自然可以给他姐姐做靠山…
苏杏儿听说自己无缘那方子,还得嫁个傻子,自是不依。
李氏连骂带哄,说了一通吴家的好话,并许诺一定给她超过二百两的陪嫁。又说不嫁吴家也行,随便找个庄家汉子嫁了,让她自己二选一。
苏杏儿本就没主意,又贪恋吴家的富贵,没纠结两天就答应了。于是吴苏两家开始议亲。
有吴嬷嬷在外行走,苏念安自然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听说苏杏儿要嫁个傻子,她听听也就过了,实在没时间给一点关注,现在她正忙着做凉粉呢。
自从上次苏念安发现薜荔果后,她就随时关注着,这两天终于等到果子成熟,于是赶紧动手做起了凉粉。
吴氏就看着自家太太拿个纱布包着一些种子和石膏粉在水盆里揉搓,半刻钟后停下来,把纱布里包着的东西扔了,然后把纱布盖在水盆上,把水盆放回房间。
吴氏实在忍不住好奇问道:“太太,您这是在做什么呢?”
“等着吧,吃完饭的时候就知道了,绝对是你没吃过的好东西。”
这话吴氏是信的,她自诩有一手好厨艺,可自打来了顾家,太太总是能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吃食让自己来做,而且最后味道都很不错。每每问起,太太就说是她娘教的。
真不知道亲家老太太是何许人也,容貌秀美、识文断字、绣艺出众、再加上厨艺了得,去世八年村里人还对她的为人处世赞不绝口。真是想不通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嫁给亲家老太爷那人。
等到傍晚,吴氏就吃到了苏念安说的好东西:“太太,也不知这是何物,竟这般通透,没有任何杂色,吃到嘴里冰冰凉凉、竟还有弹性,我在京里这许多年都没见过。”
苏念安得意的说:“太太我出手,自然非同凡响,嬷嬷你再加一点这个料汁,味道更好。”
在碗里放入一勺红糖,再加上太太推荐的花生碎和炒米,之前只是奇特的口感一下变得美味起来。
长卿和白果两人试吃过后也是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他们从厨房出来吃这么一碗冰冰凉凉的吃食,真是舒爽。
再给顾元白这个吃过凉粉的人品尝,他也没毛病可挑,那这凉粉生意就稳了。
第39章 苏杏儿的归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