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就是原主。
原主真是个读书的料子,他在十二岁时就把四经背熟,并且通读五经,如果不是父母出意外去世,他现在兴许已经考到了秀才功名。
而顾元白早就发现,自己虽然没有原主的记忆,那些读的书都还刻在脑海里,想忘也忘不了。
“我这些天,做了一些往年县试的题目,基本没什么问题,所以我想着明年二月先去考个县试,如果侥幸能过童声试,那我肯定是要去县城或者府城求学业。咱们要在溪头镇立足,我最起码得考个秀才,要在宁永州过得安稳,我就得考个举人。”
苏念安听他这意思,那应该是要考个举人才肯罢休了。她略微思索后说:“那这房子就简单些修吧,万一你衣锦还乡,咱们别墅也不盖了,直接盖个庄园了事。”
顾元白笑着收下这调侃:“兴许为夫运气好,不仅能给你盖个庄园,还能给你整个诰命当当呢!”
听到他自称“为夫”,苏念安面红耳赤的丢下一句“滚”后落荒而逃,在她身后的顾元白却在心里默默说:“念安,我势必会成为你的靠山,让你可以无忧无虑的做自己。”
九月中旬,山上的枸杞就只剩下一些零星小果,大人们都不再上山,他们把精力转向秋收。
而顾元白把家里的枸杞卖完后也一心投入了盖房子的筹备过程中。
因为苏念安的别墅升级成庄园,顾元白先去找村长把山脚下没主的地都给买下来了。村长因为帮忙安排摘枸杞的人,也从顾元白这里得了近八两银钱,现听说顾元白要买地,自然一口气答应。
买完地他又让村长跟村里人说一下,自家在秋收后招工盖房子,每天四十文工钱,顺带管三餐,这人还是让村长帮着挑选安排,村长也应承下来。
接着顾元白找了钱大娘的二儿子顾勇,跟他说了自己的房子的要求,请他当这盖房子的监工全权负责盖房子的事宜,商量好了三两银子的工钱。又找了钱大娘让她负责盖房子的饭食,定好了吃饭的标准和工钱。
一天的时间,顾元白就把盖房子的事情给安排妥帖了,后续的一应杂事都交给苏念安负责,然后他自己沉下心来读书,读烦了就写那本系列小说。
苏念安手里有钱,只算卖枸杞的部分,她就赚了五百两多两,拿钱砸下去,盖房子的进度自然可观。
一边忙房子,一边让吴嬷嬷带着长卿、白果收成熟的薜荔果,苏念安最近颇有些分身乏术,所以完全没有注意到苏杏儿出嫁了,还是来家里帮工做饭的大娘们议论那前所未见的嫁妆时,她听了一耳朵才知道。
苏念儿确实算风光大嫁,二十多台嫁妆加一百六十六两压箱底的钱,镇上的富户都没见过这么陪嫁女儿的。
不过与丰厚嫁妆相反的却是现场清冷的人气,整个村里就只有十几个小孩去凑了这场热闹,讨了一些糖吃。
关于这场婚事,苏念安听听也就过了,只希望以后再也不要跟她打交道才好。
第40章 顾元白的规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