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在大街小巷,与三教九流之人巧妙周旋。为了不引起怀疑,他们常常要忍受各种艰难困苦和危险。有时,他们会在寒风中蹲守一夜,只为了等待那些可疑分子的出现;有时,他们会与危险擦肩而过,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经过数日的艰难探查,终于,一封密信被送到了林瑶与苏清婉的手中。当她们展开密信,看到上面的内容时,心中皆是震惊不已。
原来,这些秘密集会之人竟是前朝余孽。尽管大唐已立国多年,可仍有部分前朝旧臣贼心不死,妄图复辟。他们蛰伏于暗处,多年来暗中招兵买马,积蓄力量。他们窥探着大唐的一举一动,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如今见大唐表面繁荣,便以为有机可乘,妄图发动叛乱,颠覆大唐政权,恢复前朝的统治。他们在暗中联络各方势力,制定了详细的叛乱计划,企图给大唐来个措手不及。
林瑶看完密信后,心中怒火中烧,她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在我大唐的盛世之下兴风作浪,妄图颠覆社稷,实在是罪不可恕!我定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苏清婉亦是神色凝重,微微皱眉,分析道:“这些前朝余孽潜藏多年,如今突然行动,必定是经过了周密的谋划。他们隐藏极深,我们之前竟毫无察觉,可见其用心之险恶。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得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当务之急,我们要先稳住局势,不能让他们察觉到我们已经发现了他们的阴谋。”
二人商议后,决定先从内部整顿开始。她们即刻以朝廷的名义,召集长安城内的各级官员齐聚朝堂。朝堂之上,气氛严肃而庄重。林瑶与苏清婉神色威严地站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台下的官员。林瑶目光如炬,大声命令道:“自即日起,你们务必加强对市井街巷的巡逻和管控。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必须立刻上报。若有懈怠,严惩不贷!大唐的安危,就系于你们身上,切不可有丝毫马虎!”苏清婉接着补充道:“此次任务关乎大唐的生死存亡,诸位务必尽心尽力。我们要让这些心怀不轨之人无处遁形,将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大家都是大唐的臣子,当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为了大唐的繁荣稳定,全力以赴!”各级官员纷纷领命,心中皆明白此事的严重性。他们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稍有不慎,便会给大唐带来灭顶之灾。
同时,林瑶与苏清婉还亲自带领着一众工匠,对长安城的防御工事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她们穿梭在城墙上,仔细查看每一处城墙的砖石、每一座城门的结构,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漏洞。林瑶指着一处略显松动的砖石,对工匠们说道:“此处务必加固,绝不能让敌人有可乘之机。长安城是大唐的心脏,我们要让它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工匠们领命后,立刻忙碌起来。他们搬来砖石,调配水泥,开始对城墙进行加固。一时间,长安城的城墙上回荡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仿佛在奏响一曲保卫大唐的战歌。
对外,林瑶与苏清婉决定暂时隐瞒此事,以免引起百姓恐慌。她们深知,百姓的安稳生活是大唐的根基,一旦消息泄露,恐会引发社会的动荡。于是,她们暗中调派了一支精锐部队,这支队伍由军中的佼佼者组成,他们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部队悄无声息地驻扎在长安城附近的隐秘之处,随时待命。他们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利刃,只等前朝余孽有所动作,便迅速出击,将其一举歼灭。
然而,就在她们紧锣密鼓筹备应对之策时,另一棘手问题接踵而至。随着大唐商业日益繁荣,与周边诸国的贸易往来愈发频繁。在这繁华的贸易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重问题——度量衡的混乱。
由于大唐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度量标准各不相同,在贸易过程中,度量衡便成了关键。一些不法商人利欲熏心,趁机谋取暴利,故意在度量上做手脚。他们使用的量具短斤少两,在与他国商人交易时,以次充好、缺斤少两。比如,在丝绸交易中,他们本应按规定的尺寸售卖,却私自缩短长度;在粮食交易中,他们使用的斗秤不准,缺斤少两。这些行为致使市场秩序大乱,诚实经营的大唐商人在与这些不法商人竞争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叫苦不迭。原本繁荣有序的贸易市场,一时间陷入了混乱与信任危机之中。大唐的商业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林瑶与苏清婉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她们深知,度量衡的混乱不仅会阻碍商业发展,还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对大唐的繁荣稳定造成严重威胁。若是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大唐的经济将陷入困境,国家的根基也将动摇。
于是,二人决定对度量衡问题进行彻底整顿。她们首先以朝廷的名义,召集长安城内的各大商户和商会代表齐聚一堂,召开了一场关于度量衡改革的会议。会议在一座宽敞明亮的大殿中举行,殿内气氛庄重而严肃。林瑶与苏清婉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坚定地看着台下的众人。
第17章 盛世长歌下的暗流与新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