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冬去春来,长安城外的田野间一片生机勃勃,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预示着新一年的农事即将开始。林瑶和苏清婉在享受商路繁荣带来的喜悦时,也敏锐地察觉到,农业作为大唐的根基产业,面临着新的考验。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业用水需求日益增加,而现有的水利设施大多修建于前朝,年久失修,灌溉效率低下。许多农田因缺水而歉收,农民们忧心忡忡,这不仅影响到百姓的生计,更关乎大唐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林瑶和苏清婉意识到,水利设施的完善刻不容缓。她们再次召集工部、户部以及各地负责农事的官员,共同商讨水利建设大计。工部尚书满脸忧虑地汇报:“陛下,各地水利设施损坏严重,部分河道淤积堵塞,灌溉沟渠也多有坍塌,若不及时修缮,今年的收成恐难保证。”苏清婉神情凝重,微微点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必须尽快解决。”林瑶目光坚定,扫视众人:“我们不仅要修缮旧有水利设施,还要规划建设新的水利工程,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朝廷迅速行动,户部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水利建设。工部组织大批工匠和民夫,奔赴各地开展水利设施的修缮工作。他们清理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加固堤坝,修复坍塌的灌溉沟渠,让水流重新顺畅地流向农田。
      在规划新水利工程时,朝廷广纳贤才,召集了一批精通水利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实地考察各地的地形和水源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工程方案。其中,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广泽渠”的建设尤为引人注目。广泽渠计划引

第35章 水利兴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