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酒的湿浊之气却留在了体内。”陈阳道。
      老人点了点头,也不以为意。
      他现在这个年龄了,说什么都已经晚了,也就是难受的不行,来找医生开点药。
      摸过右手,陈阳又换了左手,两只手都摸了一遍。
      “双关脉沉缓,双寸脉不足,这是病在哪个脏腑?”
      陈阳问边上的江东飞和李浩飞。
      “师父,心肺阳气不足,脾胃痰湿重。”李浩飞道。
      “病性呢?”陈阳又问。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江东飞道:“患者痰水清稀量多,是寒痰留饮,属于脾胃运化水谷功能减退,生出汉阴,凌心射肺,所以胸满咳嗽。”
      “不错。”
      陈阳笑着点了点头。
      李浩飞和江东飞两个人跟了陈阳这么几天,辩证思维已经逐渐的养成了,陈阳询问的时候,两个人也能找到切入点。
      其实中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学,像现在的很多医学生,在学校几年只要没有虚度光阴的话,对中医的很多东西其实是能有一个理解的。
      一些条文、医理还有背诵的一些东西,五年甚至八年的所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量了。
      之所以下了临床之后,总觉得力不从心,有一种老虎吃天没处下抓的感觉,就是面对病症的时候,理不清楚思路。
      中医的辨证其实就是推理的一个过程,就像是考试时候做的证明题和推断题,只要找准切入点,一步一步来,是很容易理清楚思路的。
      但是这个切入点,这个思路,确实是很多人最难的地方。
      陈阳带着江东飞和李浩飞两个人,其实就像是手把手的在教他们。
      “既然知道了患者的病位,病性,那么该如何医治?”陈阳问道。
      “师父,退痰饮,应当硬姜辛味。”李浩飞道。
      “姜辛味可以去痰治标,但是治痰的去路还是不足。”江东飞道。
      “不错。”
      陈阳笑了笑,对两人越发满意。
      同时陈阳也开始打印处方,江东飞和李浩飞都在边上看着。
      “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
      江东飞一边看,一边品:“呀,六君子汤加上姜辛味,我怎么没想到呢。”
      正说着,江东飞看到陈阳开的处方的剂量,又有点奇怪:“陈阳,不是说细辛不过钱吗,你这怎么用了9克?”
      9克,按照重量换算,差不多就是3钱。
      俗话说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这句话不仅仅是学医的人听说过,就是没有学医的一些人也都听说过。
      这句俗语和一些歌诀一样,也不知道是从哪儿传出来的,不过民间流传的很多俗语,他都不是凭空来的。
      之所以有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这句话,是因为细辛属于马兜铃科下的一种植物,是有毒的,细辛根细,味辛,故而得名。
      如果尝细辛的话,就能感觉到麻舌头,这其实就有中毒的表现,轻微的毒素能导致麻痹,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呼吸完全被麻痹。
      所以在临床上,细辛的用量也是有着很大的限制的,一般都不超过3克,也就是俗语说的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

第196章 细辛不过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