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明天船靠岸后,大家就天各一方了!”
      “如果有缘,我们可能会在一个机构之中,即便是无缘再见,只要我们都在为祖国而努力,那么我们的心依旧是连在一起的!”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陈康白开了一个头,大家都上前说了两句。
      最后只剩下了丛也。
      丛也靠在栏杆上,脸上的笑容清浅,眼神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郑重:
      “我希望能在1949年10月1日的北平见到各位,到时候我做东请各位去新月饭店饱餐一顿!”
      陈康白大笑:“好啊!新月饭店那种地方消费不低!一言为定!我可把这事儿记下了!”
      黄薇笑后问:“为何是1949年10月1日?又为何是北平?”
      大家也都好奇地等待着丛也的回答。
      怎么跟他们说呢?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中国人民迎来了真正的新生活。
      鲜血和战乱在这一片神州大地上消失,泪水和枯骨在这一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隐去。
      无数革命烈士舍生忘死盼来的新中国终于出现。
      他们不知道。
      丛也不能说。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丛也神秘地笑着。
      黄薇觉得有趣:“好啊!那就这么定了!”
      陈康白提议:“不如我们大家留个联系的方式,以免到时候有人跑路了!”
      “好啊!”
      大家都凑了过来。
      用钢笔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写下来。
      家里条件好的,有台式电话的,就留电话号码;
      家里条件稍微差点儿的,就留下了寄信的地址。
      丛也将自己的地址手写下来,递给了每一个人。
      大家手里攥着他写的纸条,哭笑不得。
      丛也的目光从眼前这一张稚嫩年轻的脸上划过:
      “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就来长沙找我,我一定能帮!”
      陈康白眼睛亮着微光,好奇道:
      “你这话可让我好奇了!什么忙都能帮?”
      丛也点头:“什么都能。”
      他微笑着补充:
      “找媳妇这种就不要来找我了。”
      黄薇扑哧笑出声来。
      她捂着嘴唇,还在说:“我爸妈说了要让我当淑女的……”
      有人调侃她:“女成吉思汗不比淑女好?”
      黄薇笑容灿烂:“那我还是要当女成吉思汗!”
      第二天。
      随着响亮的汽笛声响起,轮船靠岸了。
      远远望去,码头站着无数人。
      他们朝着轮船上的人挥舞着双手。
      一双双期盼的眼睛急切地寻找着自己亲人的身影。
      德国归国的留学生们各个相互拥抱。
      “再见!”
      “再见!”
      “……”
      一声声的再见情真意切。
      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归家的激动,同时蕴含着对未来的一丝担忧。
      “你好像很喜欢他们……”
      这时候急着下船的人多,丛也三人就没急着去赶这个热闹。
      这等人都散去了,再慢慢下船。
      黑瞎子撑着下巴,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话。
      丛也反问:“一群有抱负有热血的年轻人谁不喜欢?”
      黑瞎子扯了扯嘴角:“也是!”
      他虽然没有这群人这样伟大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这样的人持有敬畏之心。
      丛也望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心里为他们祈福。

第121章 送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