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梁上,她藏钱的地方倒是令人挺意外的,就算狡猾的小偷估计都想不到!”
白仲恺问道:“案发前你是否曾单独拜访过死者,你们都说了些什么?”
唐易回答道:“那次是范统的房东夫人邀请我去的,她说想找我了解一下范统的品行为人,我便对她说范统虽然说是优柔寡断,但却是一个善良之人,现在想想也许她当时就有所觉察了吧……”
陆天枢问道:“那可是你最后一次见到死者吗?”
唐易回答道:“是的!”
针对陆天枢和白仲恺两人的对话,唐易的回答可谓是做到滴水不漏,二人见再也无法套出有用的信息,也只好放他回去了。
白仲恺对陆天枢说道:“陆兄,也许此事真的和唐易无关吧,否则假如是他干的,怎么会容易说出自己知道死者把银票藏在花盆里的事情呢?”
陆天枢回答道:“白兄,这就是唐易的高明之处,他料到我们迟早会从范统口中得知,范统曾经向他透露过死者藏银票的地方,此时他若吞吞吐吐反倒是显得可疑,因此面对我们的询问尽量说出所知道的事实才是上上策。”
白仲恺说道:“陆兄,原来如此你说的对,那么我们现在就去找两人的夫子继续了解情况。”
作为比较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情况的夫子对唐易赞美有佳。
夫子说道:“唐易是个很有天赋的学生,学习也十分刻苦唯一的难处就是家境十分贫寒,唐易为了凑学费他一方面勤工俭学,在书斋里做文案记录,另一方面是在外面打工,不过即便如此负担求学的费用对他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听了夫子的描述也符合了陆天枢回忆到第一次在六扇门见到唐易时的印象——破旧的布袋暗示着家境贫寒,瘦弱的身躯显示出常年劳顿导致营养不良。
夫子接着说道:“很可惜啊!这些工作占据了他不少本该用来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否则他的成绩必定会更上一层楼。”
白仲恺问道:“那么和他经常在一起的范统的情况如何?”
夫子回答道:“这范统倒是没有经济上的压力,家里为他提供了稳定的读书环境,不过强差人意的是这范统的学习成绩一般,从范统的身上也感觉不到太多的学习热情,相反这个范统多愁善感,之前还喜欢上了怡春楼的姑娘,差点荒废学业还好有唐易在身边指导,才让他收敛了一些但是还是让人对他寄托太多希望。”
听了夫子的一番介绍,让唐易作为勤工俭学、志向远大的好学生和范统作为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坏学生形象愈发立体起来,在回程的路上陆天枢和白仲恺都不由得陷入沉思。
陆天枢说道:“老妪家盗窃杀人案,必须是经过凶手缜密的设计,才不会留下多余的证据想必这凶手的心思是十分冷静且坚韧。”
白仲恺回答道:没错!陆兄就我这两天审问范统的情况来看,他天性软弱一进大牢就神情慌张双脚哆嗦,根本无法用合理的逻辑回答提问,一会推翻这前的说辞,一会又忘记理应记得的事情,这样一来反倒是让自己的嫌疑越来越重,怎么样陆兄,你觉得事情的真相会是如何?”
第二十四章 好学生与坏学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