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可以交给他那个跑商的侄子,或者直接大伙凑钱在县里租一个铺子,按照每家出多少钱算分成,还有那个什么计件算钱,王里正都还有些晕头转向的,没闹明白。
叫来大儿子,让他去把乔叶喊过来,然后又从箱子里掏出笔墨纸砚,打算把一会儿乔叶说的都写下来,老了,实在是记不住那么多东西。
乔叶来得很快,快到王里正也才刚磨好墨,这些东西他从来不许别人动的,都是亲自来。
“里正爷爷!你找我!”
“对,你坐,你把之前说的那个什么手工作坊你再说一遍,前个事儿太多了,我得再听听。”
乔叶见王里正摆出的这么重视的样子,也就郑重地把这几天和婆婆还有舅妈研究出来的计划给说了出来。
“首先是由我来教大家这个编织的工艺,但前提是,但凡学了的,不管学没学会,都要和村里签订一个契书,那就是这份手艺不得外传,也不得私自拿用这份工艺做出来的东西卖去别的铺子,违者罚钱一千贯。”
王里正点点头,“这是应该的。”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人家的手艺,而且一旦把东西卖给别人,也影响本村铺子里的收益不是。
“其次,等学会了,能够做的东西有很多,包括冬天咱们要往外卖的假花,以及一些首饰半成品、衣服上的花边蕾丝、手套帽子,每种产品的定价不同,用的线也不同,所以咱们的东西都要定制一个收购价格,材质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
“第三,咱们的铺子最基本的也要开在县里,然后有关于商籍的这个事我不太了解,要麻烦里正爷爷来操心。我的想法是,这个铺子本来就是给村子里的人开的,那就大家一起出钱来盘这个铺子,然后每年按照大家出的钱来分红。”
“暂时我想的就这些,其实有很多东西都要一点点再商量。”
“比如最开始咱们收购的那些东西是要赊欠一段时间,什么时候铺子赚到钱了,什么时候才能发下来,然后收购的价钱要定多少,卖价又定多少,如果差得太大,可能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但这里面还包含了掌柜、账房和伙计的工钱,以及路上的运输,以及其他的一些支出。”
最开始在白家商议的时候大家觉得太麻烦,不如干脆和薛家合作,但被乔叶给否了。
如果是她自己,那和薛家合作没有问题,但这回是整个村子的生意,如果和薛家牵扯太过,容易被直接吞吃,那就没有意义了。
也是张大造反的太过突然,不然凭她自己的本事完全可以赚到更多,但永安村这次实在是给乔叶带来了太多的惊喜,那乔叶自然要改变原来的计划。
“现在问题是,你的那些东西好学吗?我看你给我瞧的那些东西也不比刺绣简单多少啊!”王里正不担心别的,那些他身为里正都能压得住,就怕村里的人脑笨手粗的,做不来。
乔叶冲着里正点点头,“我两个舅母学得都差不多了,精细的物件还不太行,但那种大朵的花和手套帽子都没有问题了。”
“很好学的,只要有工具就行的,刺绣那是真功夫,我这没那么难。”殊不知后世就是没接触过的男同学都能给自己的女朋友织条围脖当礼物,所以真的很好上手。
现在也就只等县令把张大那些人处理好,大家就可以去镇上买线和她学手艺了。
第三十六章 手工作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