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少年出世,四方云动。
清晨微亮,天空中白云茫茫,延绵无际,云层朵朵相连,有些许缝隙,透出淡淡的红光,挥洒着白泽山脉。
一整条蜿蜒的山脉,被陨石群拦腰砸断,分成两座山脉。但这也不丝毫影响雄伟之壮观的景象,尖峰高耸入云,白雾缥缈,好似人间仙境。
一座孤傲的断崖上,一阵阵清风,吹动着崖山大的草木落叶,悬崖边盘坐着一个少年的身形。见其呼吸均匀,却是吸长呼短之息。
轻吸一口清气,嘴里再吐出一口灰浊气,如此循环往复已经五天五夜了。
突然间,一阵轻风徐来,将断崖下的云层滚动,飘然而流,更是难得之景。
少年始终不曾动摇,依旧盘腿而坐,左手伏膝,右手捏道印,口中念念有词,不消一会儿,周身泛起淡青色的光芒,与天地相呼应,云动云停,融入这山川河流。
只不过,少年修得不再体外,而在体内......
“识海”之中,少年形如体外,一模一样。不一样的是,身下此刻是青青草原,,一望无际;头顶是星空万里,一分玄妙一分奇异。
这五天来,少年遵从老刘头的指引,炼化体内残留的无名仙人意识,(他并不清楚林一体内的变化,还以为是心魔入体)融为一体。既不吃也不喝,日月更替,不动如山。
终于是在今天,修得正身。
少年猛地一睁双眸,灵气迸发,身后的树林被吹得飒飒作响,好不轻快,好似就连天上的白云也散开了许多,缝隙增开,顿时,霞光万丈。
少年在缕缕光芒中缓缓站起,并无异常,反而俊俏的脸上写满了舒适,现在的他只做自己,再无其他人的臆想了。慵懒的舒展四肢,打了一个大大的哈切,阳光照射在脸庞上,说不出的飘逸俊朗。
抬起双手,掌心朝天,一念悸动,灵气附着在掌中,如火如木,烧之不尽。
“这就是......玉清元始境三重么!”少年眼眸中闪亮青光,喃喃道。
这五天,少年苦修钻研,再得无名仙人的残留意识,终将识海之内的‘天道三清经融汇了一点。每一次的观摩,都有不同的理解,精妙神通,也不是一时间就能参悟得了的。
但对于‘境界之分,已明白大概。
为何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道教三清。
故而,经卷多有道教典故与相似之处,境界修为也规划明白。
‘三清为号,名为‘尊。也称之为‘玉清元始境,也可称之为‘元始境。
每一层细分十二重,其中元始境一至三重为‘锻筋小境;四至五重为‘锻骨小境。
先锻筋再锻骨,以达身强力壮,筋骨强劲为根基。
至于第六层,资质差些,灵根不佳者,难以琢磨‘天道,不能跨越仙凡之隔,遗憾而亡。
第六层是一个分水岭,是一个‘修道者真正迈进‘修仙者行列的标准,因此,第六层也被称之为‘御物之境。
届时,领悟小道,历经三
第二十七章境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