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四十章 王旗动了[2/2页]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便是一旁的李牟部,也处于一种全线失控的状态。
      身后不断追逐的陈二牛,都没有想到,战场上竟然会出现这种变化,只能奋力追赶而已。
      而苗人凤部的顷刻间之间的崩溃,也让后方的陈先?大惊失色。
      苗人凤部、李牟部之前支撑了那么久,根本就是兵力雄厚而已,而现在两支兵力雄厚的部队一旦失控,为明军前驱,自己如何能挡?
      莫非又要重蹈昔日之败?
      太像了,简直就是上一次,与朱大典交锋的翻版。
      可如果自己挡不住,自己身后的大王又该如何挡?
      靠所剩部队的虎贲旅精锐以及一帮厨子吗?
      朱大典继续带队冲杀,两千明军骑兵片刻不停,努力驱赶着苗人凤部残军。
      有那么一刻,战马上的朱大典眼神里投射出希望,因为他距离胜利竟然这么近了。
      而南面的左良玉等人的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为何崇祯皇帝将最为艰难的山东交给朱大典,便是孙承宗都不跟朱大典去抢关宁精锐,原来人家才是真的当世第一良将啊!
      吴三桂丢了一只耳朵,此时此刻,也如同木头人一般,呆呆的看着战场上的情况,几乎失神。
      他也关宁军的老人了,但是从未想过战争竟然可以这般去打!
      所谓,大丈夫,当如是吧!
      张应昌隔着数目众多的救民军,不知道具体情形,但是听到远处珊瑚含笑一般分不清楚的声浪,也是默然立马,眺望?m山不动。
      而?m山大营之中,楚行看了眼不断逼近的刘青山部,看了眼战场上散落的白莲教轻骑,又看了眼山下忽然间见崩溃的局势。
      喉咙动了一下,最终并未多言。
      他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了。局势已经到了,他不去挽回,今日便有可能死在当场的地步了。
      而陈先?看着崩溃的战局,沉默了一下,却是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派出使者,让身后的大王放弃大旗,进入坑道,暂时躲避锋芒。
      第二,自己主动领着自己的总兵旗,身为前敌总指挥,山东总兵,怎么也不可能比苗人凤做的差吧。
      当陈先?领着大旗,迎头撞上那些苗人凤溃逃的部下,毫不犹豫,提起大枪一口气刺死了三个团长级别以上的军官。
      这些军官一死,立刻稳住了部分局势,而周围的兵马也意识到了什么,纷纷朝着陈先?靠拢。
      而楚行却眉头紧锁不止,对着申济芳和刘必显嘱咐什么,此时此刻,中军所在所有人都已经穿戴铠甲。
      战场上,朱大典已经率部从崩溃的苗人凤部中率众突击到了陈先?身前。
      陈先?有意拖延时间,当即出马,挺抢而对,“朱大典,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看不清楚形式吗?”
      朱大典一声不吭,竟然直接指挥着亲兵上前。
      甚至于朱大典,一节文臣,此时也抽出了腰间的宝剑,对着陈先?杀了过来。
      双方的两面的指挥官,在拼尽全力和操作后,竟然采取了类似于三国演义之中斗将方式来继续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
      但是陈先?也好,朱大典也罢,个人的武力值而也就那么回事儿。
      真正交锋的,还是双方的亲兵。
      朱大典不一样,他没有亲兵,根本镇不住那些嚣张跋扈的武将。
      可陈先?是单骑入营,他哪里有什么靠谱的亲兵。
      所以双方一经厮杀,陈先?便落入了下风。
      陈先?知晓,再打下去,自己必死无疑。
      他如何也没有想到,朱大典竟然这般顽强,打到这个时候了,竟然还有余力。
      而这时,陈二牛与大王的救民会会中也尚未突破到朱大典身后的骑兵,其他援兵距离此地也有距离。
      所以,陈先?心知肚明,若是众目睽睽之下,死在这里,这会使得全局瞬间崩溃。
      甚至于,陈先?在战场上,还不如单枪匹马敢于上前挑战朱大典的苗人凤!
      因为众目睽睽之下,陈先?几乎是哭成泪人打马而走!
      太气人了。
      此时的陈先?几乎是被朱大典给打哭了!
      已经乱作一团的救民军前营兵马几乎轰然一声,原本勉强控制住局势的前线兵马,当场溃散。
      局势似乎彻底没有希望了。
      但是下一刻,陈先?却又反过身来,自己真的是被打糊涂了。
      这个时候,即便是死,也该为王上争取时间的。
      就在陈先?下定决心之时,周围所有救民军,不管是有建制,还是丢失建制的救民军,却几乎全体朝着大营的方向过来。
      让山下一时间占据上风的明军,各自失色。
      因为就在陈先?不敌朱大典的那一刹那间,那面在中军大营猎猎作响的王旗,竟然直接从大营里冲出,对着山下压了过来。
      战事已经逼近了大营前方不远的地方,下面看上面非常清楚。
      不仅仅是王旗下来了,一支武装到了牙齿的精锐部队,几乎是抢在王旗之前,奋力冲了下来。
      这是一种跟之前陈先?采用的一般无二的战术,都是在没辙的情况下,试图用自己的威望和旗帜来尽量聚拢部队,阻止溃散部队、顶住朱大典的突进。
      但是毫无疑问,从手无寸铁打下了莫大江山的楚行,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当楚行的大旗下压,战场上所有的士兵都忍不住咆哮起来,这面旗代表着他们的信仰,代表着他们为之奋斗的大乾。
      实际上,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战术,当代表着楚行的军旗接着陈先?的败退往下压的时候,战场上大部分还有理智的人已经意识到。
      这场?m山山下的战斗,明军不可能再赢了。
      吴三桂便是这等理性的人物。
      而他身侧的左良玉尚未跟他一样失去热血,这位大明的将军,感觉头晕目眩,却又死死的盯着眼前的大旗不停。
      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感、挫败感,混杂着惊慌和疑惧,让他脑子一片混乱。
      这就败了?
      此时此刻,他有一种完全无法对抗但感觉。
      真的无法对抗。
      随着大乾国主的王旗下山,对这边儿战局两眼一抹黑的判刑,放弃掉了沼泽地的猎物,不顾一切带着能够带的部队,直接从沼泽地冲出来。
      而高地上的李承先看到这一幕,也是心神一定,直接率领部队下高地。
      但他发现,比他更快的便是刘青山率领三千精锐士兵,先行援助大王去了。心中简单盘算,又对着张应昌杀了过去。
      而第三兵团的兵马,在陈二黑的指挥下,发挥虽然不算出色,但是极其稳定,也开始分出兵马救援大王。
      整个战场外围,所有人,都开始朝着此处汇聚,便是绿姑也放弃了寻找红娘子,开始领着白莲教残余的轻骑而来。
      很快,察觉到了什么的苗人凤部残军、李牟部残军也注意到了从大山上冲下来的王旗,而两支部队虽然没有了秩序,但是却放弃了冲击营寨的念头。
      开始在一群军机行走以及思想教官的指挥下,开始重新组织防线。
      朱大典最大的杀手锏,顷刻间失效了。
      朱大典也终于明白了,他一直没有交锋过的大乾国主到底是什么样的实力。
      他在军中,到底有何等的威望!
      那便是,便是他没有将领,单单凭借他的名字,便可以使得三军将士军心稳固,一往无前。
      那就是他单凭他一面旗,就可以让成千上万的将士,放弃逃亡的念头,为其赴死!

第六百四十章 王旗动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