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八十六章不速之客[2/2页]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 江陌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叶秋桐觉得自己这条曲线救国的办法还是挺好用的,也行得通,听到康滔这么说,也挺高兴的。
      林镇长他们也就是过年来慰问拜访乡贤的意思,坐了一个小时就告辞走了。
      叶秋桐和康滔把林镇长他们送到村口,在回来的路上,叶秋桐看到村办小学一片破败,屋顶上还露了一个大洞,不禁问康滔:
      “康支书,这是怎么回事?”
      “哦,前几天突然起龙卷风,把小学屋顶吹坏了,还好放寒假了,孩子们没事,真是庆幸。”康滔说完,又发愁道,“别看只是吹了个洞,我让泥瓦工去看了,他们说上面的木梁全朽了,如果要修,最好整个屋顶换掉,不然怕也撑不了多久,春天再下几场雨,还会继续往下塌。”
      叶秋桐记得这青砖瓦顶的小学是建国后修建的了,她和迟生都是在这里上学的,没想到至今还在用。
      叶秋桐沉吟了下道:“这样吧,村里再选个地方,开阔一些,要有运动场地的,我出钱,你们把学校建起来。”
      康滔闻言,喜出望外,但是随后又道:“秋桐,要建一所小学,得花好多钱呢,修修补补还能凑合着用,要不你出个修补屋顶的钱就可以了吧?”
      康滔的话很实在,没有吃大户的意思,还想着帮她省钱,叶秋桐听了挺感动的,笑道:
      “这里也是我的母校了,要不是在这里上学识字,我也不可能走出去呀!今天就是我回报母校的时候了,康支书,你放心吧,办一所学校的钱我还是有的。你只管选址,让人来设计图纸,一应费用我会全出的,运动场地也要修起来。”
      叶秋桐知道,再过十几年,由于生源数的减少,不少村办小学就会撤并,几所学校并作一所,上一年级的学生如果要到外村上学的,还得寄宿。不寄宿就得天天来回接,家长根本没办法做到。农村也没有发达的公交系统,上学远,家长又没法接的话,只能靠双腿走了,才有了后来的“冰花”小男孩的新闻图片……
      叶秋桐决心,要办就办高标准的小学,不光教室要充足,预留未来的发展空间,还要有达标的住宿条件,完备的运动设施。
      这样以后村办小学撤并时,后山村小学的条件最好,自然不会被撤掉。如此一来,后山村的孩子就能不出村上小学了。
      只是现在大家都不能预料到小学会撤并的事情,叶秋桐要建这么大的小学,让康滔难以理解,连连说浪费了。
      不过,叶秋桐坚持说要按她的标准来建,并且说等村里选址好了,她让新恒地产派设计师来设计。
      康滔最后屈服了,能建全县最大的农村小学,他这个支书面上也有光,但是听到叶秋桐说不肯显名,他又不理解。
      在农村里,造桥修路,无非就是想显名于世,到时候总要立个石碑,在石碑上打上捐资兴建者的芳名,以百传流传。怎么到叶秋桐这里就不按常理办事了呢?
      “康支书,只要大家得到实惠就行了,名声什么的,不是我追求的。”叶秋桐解释道。

第九百八十六章不速之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