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tar便搜罗了一大批专业针对性强的高校教师上课,这些人中,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律考参考书籍的编撰者,有的是英语课本规范的制订者等等。
来参加学习的学员,看到本来印在当成圣经一般课本的原著者现身,自是学习热情高涨,还有什么比他们当面指点更能一窍通百窍的呢?
一年多下来,考生间口口相传的效应开始显现,newstar俨然成为想参加各类应试考虑的学员心目中的圣地,全国的相关考生,都在向newstar进发的路上。
叶秋桐其实不用俞老师介绍,也了解这样的前景,教育在国内,甚至在全世界,其实一直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是有的国家外松内紧,文化不同的国家,普通老百姓有时候只看了个表面,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比如象现在最先进的强国美国,它的教育就曾经一度让国内的老百姓误以为真是什么“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学生的作业很少,上课还可以说话聊天,老师也不怎么管。
强大的美国,和其强大不太相衬的“教育”,一度让国内的一些家长误以为,这样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教育。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放松……
其实,美国教育体系培养是无形中分层的。
一流的是私立学校,学费昂贵,培养一个孩子成长,花费不菲,是普通中产阶级也感觉吃力的教育,这样的学校,课业严格,要求学生素养很高,其紧张程度,和国内重点中学不遑多让。这种教育是培养社会精英的,也就是所谓的上流社会阶层;
二流的教育是公立学校,学费低廉,教师水平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准,但是孩子们在里面,还真是你想学就学,不想学你就自求多福吧。用心的孩子也能从中学有所成,继续父母的道路,成为社会中产阶层,当然,在这样的学校成长,要继续打破阶层天花板,很难!
至于那些“快乐学习”的孩子,基本上也就顺流而下,甚至滑落父母现在所在的阶层,跌入社会底层也是可以预见的。
这种教育是培养蓝领阶层,也就是学有技能,能靠本事混碗饭吃,养活自己的。这个阶层也是社会的稳固阶层,能在这个阶层停留,也能一世无忧,只不过社会地位不显罢了。
因此,在广大国内的家长对国外教育有所误解前,国内的教育改革也是被喊得一波接一波,总而言之,越改越把本来应该是在课堂里学习的内容,推向了社会。
这是叶秋桐经历过一世的体验,所以她特别看好newstar的前景,newstar就是要补足改革后“快乐教育”的短板,让学员们在这里获取必要的知识,来应对纷繁的各种入门考试。
所以,俞老师要求扩张学校的理念是对的,叶秋桐只是想亲耳听听他的理想和抱负有多大。
见叶总沉吟不语,俞老师有点嗑巴地道:
“叶总,那我就把自己的思路和、和你汇报一下。”
“行,你说吧,早上我的时间安排得很宽松,你尽管慢慢说。”
叶秋桐的态度,给了俞老师一些信心,他按下紧张的心情,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说了起来。
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会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