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面对技术引进小组的突然指控,苏尔寿代表团方寸大乱。
      卢卡斯申请暂停会议,声称十几年前华国rd系列柴油机的引进工作并不由他负责,因此要与公司总部就图纸一事进行确认。
      谈判过程中,时夏对图纸了如指掌的熟悉程度令苏尔寿代表团感到坐立不安。
      而无论是技术人员私下的讨论,还是瑞士总部的反馈,都摆明了一个事实,这些图纸的确“有误”。
      这些十几年前资料,包括产品图纸、技术资料、工艺资料多种文件,又有英文和德文之分,翻译和国产化的工作量极大,在双方存在技术代差时,是很容易被钻空子的。
      或许对方也没想到,十几年前成功通过验收的部分图纸,如今却突然被翻出来大做文章。
      从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优势方,到失去谈判筹码的被动方,仅仅就发生在一刹那。
      技术引进小组趁热打铁,快刀斩乱麻,成功压价,与苏尔受签署《船用二冲程十字头低速柴油机许可证协议》,合同期限15年。
      苏尔寿在出售技术专利时,除一次性专利入门费外,要求购买方每生产一台柴油机,都向苏尔寿公司支付一笔提成,也称为马力费。
      在最初给出的条款中,苏尔寿要求华国一次性支付187万瑞士法郎的专利费,并且今后每生产一马力,就要支付10法郎。
      过去,这一收费模式为欧洲船舶制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赚取了大量外汇。
      而这一次,技术引进小组也将价格压得令苏尔寿心痛。
      最终签订的条款里,抵扣完1965年曾经支付的50万法郎,华国还需要支付120万法郎的专利费,以及每马力8法郎的提成费。
      协议签署现场,双方代表一一握手并进行合影留念。
      卢卡斯擦了下手上的汗,才跟时夏握手,“时夏女士,感谢您为我们指出工作上的失误。”
      时夏笑着回道:“您言重了,贵公司如此有担当,恰恰证明了苏尔寿良好的商业信用,对于此次意外,我们也一定守口如瓶。”
      卢卡斯:……
      那你人还怪好嘞。
      还有,不要再提商业信誉几个字了。
      顺利引进苏尔寿低速柴油机,这一开门红为其他技术专利的引进工作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欧洲造船业有着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五六十年代,船用柴油机行业风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柴油机企业。
      这些厂商听说华国与苏尔寿签订了技术引进协议,便如嗅到香饽饽一般,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能来华进行技术交流,拓展新的市场。
      对此,六机部迅速召集船舶行业的各位专家,就技术引进清单召开专家论证会。
      有这一契机,时夏很快就见到了许久不见的安总师。
      对方欣喜异常:“小时,从061项目到低速柴油机引进工作,你这是跟船舶工业杠上了啊,哈哈!”
      高主任也在一旁附和:“小时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技术的速度实在是惊人,简直是天生的船舶人!”
      说完,他又忍不住和安总师讲起苏尔寿图纸一事,不无可惜说道:“可惜小时现在是学生身份,不然早就提拔上去了。”
     &

第155章 签订协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