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县衙。
“一号,董炳庆。”
门外。
被念到名字的董炳庆一溜小跑,跑进了内堂。
内堂之中,一方红檀木桌子前楚河没正形的坐着,而在一旁又设了一张小方桌,青儿素雅的青色衣衫,正在持笔写着什么。
听到脚步声,楚河抬头。
董炳庆年近四十,身材匀称,长得端端正正,一脸正值憨厚的模样。
他点头弯腰的入内,将手中一沓厚厚的纸递上前去,说道:“县令大人,请您过目,此乃我的……额……建简历!”
楚河入手,边查看,边道:“说来听听。”
“额……”
“小人,桃源县人,世代经商,桃园县内的粮仓就是我父母看管经营,我会算盘,会统筹,会算数,从小在私塾学了四书五经,便开始回家学着做生意。
生意将就稳打稳扎,不能冒进。
我从商二十年,一步一个脚印,从未赔钱,现如今在东城有三间服装铺子,西城一间古玩店,北城两间当铺。
早些年,也曾与同乡前往过京城,后来因为婚配原因,又反悔了桃源县。
现如今,听闻县令招揽人才,为桃源县开疆拓土,再创辉煌,少年之时的冲动燃起,便想着在试上一试,了却此生遗憾,也为县令献上微薄之力。”
“嗯……”
楚河翻阅着几件铺子的收入情况,确实稳扎稳打。
说起话来,从容不迫,不卑不亢,嗯,可以。
“请坐。”
看着董炳庆搬着小板凳坐好,青儿再次喊道:“下一位。”
“二号,李广茂。”
“小人不才,李广茂拜见县令,此乃我的简历。”
李广茂四十多岁,身材干瘦,模样尖嘴猴腮,尤其是两撇小胡子,乍一看,就跟老鼠成精一样,略微有些吓人!
俗话说,相由心生,这孙子绝对精明!
“小人贫寒出身,桃源县人,父母双亲务农,早些年,县令尚未来到桃源县之际,县城贫瘠荒芜,没有粮食吃,我们家又穷,为了养活几个孩子,父母就给饿死了……
长大之后,我发愤图强,又恰逢县令降临桃源县,赶上了时机,便一经发迹,赚了不少的银子,桃源县内的钱庄以及大部分胭脂水粉铺子都是我开的。”
“我跟青儿姑娘很是熟络,隔三差五的,青儿姑娘就去我的铺子里买些胭脂水粉,遇到外面进来的好货,我同样给姑娘留下。”
被点名的青儿一笑,笑吟吟的说道:“没错,正因着有水粉的交情,我才要为你说几句好话。”
然后,一张写满字的纸递到了楚河面前。
楚河:?你原来是这样性格的人吗?
啥时候,啥时候自己的忠仆都学会走后门了?!
李成茂一听,连忙拱手作揖,“多谢青儿姑娘!多谢青儿姑娘!改日,我定让人在孝敬您一些上好的胭脂水粉!”
楚河低头,看着纸张。
纸张上清晰的记载了李茂成的第一桶金由来。
穷人转型成富人,如同鲤鱼跃龙门一样,只有一道坎。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钱能生钱,只要越过第一道坎,有了第一桶金,挣钱就容易了。
而这最难的第一桶金,很多都是非法而来的。
&nbs
第27章 面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