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摇头道:“并非陛下的不是。”
“先前陛下所言,忠义之士为家国冲锋陷阵,仁义之士厌倦争斗,辞官返乡,与当朝陛下奋勇之辈,大多年纪颇长。
如今朝中,门阀大族、世家门厅,不知百姓疾苦,高高坐于厅堂之上,何不食肉糜?”
楚河又看了一眼赵痕,说道:“再者,陛下立国就矣,年纪颇长,却至今未曾立太子,公子,你可知历朝历代为何早早的立下太子?”
赵痕苦笑两声,“我怎可不知晓!”
“早立太子,公示与众,便免去众人互相猜疑争斗,然而,陛下立国十余载,至今未曾立下太子,虽我不曾参与朝中之事,但仔细想想,便能知晓。
朝中文官武将,肯定颇多猜测,后宫前朝,暗中较量,大皇子惴惴不安,其余皇子怀有野心,朝堂之上分门别类,各有派系,肯定都在压宝。
朝堂之上的官员,全都在为自己的前途,为自己的主子用力,谁还去想天下百姓的死活?”
楚河很是费解。
自己来到这个朝代,最为费解地辨识这件事?
为何,为何迟迟不立太子?!
楚河起身,壮着胆子,“敢问公子,能否猜测陛下的心意,为何不立太子?”
赵痕沉默,又喝了两杯酒。
“不瞒你说,如今皇帝共有七子,第七子尚且满月,不足为虑,第六子只有三岁,尚不懂入世的道理,只有此二子乃是建国之后所有。
其余五子,年纪相仿,皆是征战之前所生,均已弱冠之年。
恰巧,恰巧,陛下征战天下之时,为保护妻子平安,并未将他们带在身边,因此五个子嗣不能言传身教……哎!
他非不愿迟迟立太子,只是,只是……无有有用之人!
各个怂包废物,本领不大,缺点横行,尚且有陛下压制,不敢胡作非为,知子莫若父,若是有朝一日皇位传于他们,便是暴君、庸君、无能之辈,唯恐外戚宦官霍乱超纲,就算是想要忠义之辈托付……”
赵痕说到一半,猛地抬头看向面前的楚河。
楚河一愣:?
咋啦,突然?
骂儿子骂的突然丢脸,恼羞成怒,不会是想把灭口吧?
我可什么都没听见!
是你自己主动谈论八卦的,我可没有问你儿子的事!
赵痕愣了片刻,又哈哈笑道:“此乃陛下之事,我等草民,就算是猜测,也相差甚远,无从下手,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人家都这么说了,楚河也没揭穿,跟着笑了笑。
“话说楚县令,你是从何处学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犹如天才的法子?真是妙,真是厉害!就连同桃源县的小娃娃,都非同凡响!你是如何教导的?”
“不必教导。”
楚河摆摆手,“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只要吃饱穿暖了,自然就会读书写字,会读圣贤书了,就懂得大道理。
挨过饿的就知道珍惜粮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民也一样可以出人头地,只是缺少机会而已,读书本就是件奢侈的事,读书人的阶级牢牢把握,流动不到农民的手中,等他们真的学几个字,比门阀士族厉害得多。”
“有道理,有道理……”
赵痕饮酒,“士农工商,自古读书人就要高人一头,但楚县令同为
第32章 周公吐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