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桃源县,县令……”
      吏部尚书查看着吏部侍郎捧着的卷宗,一行行的寻找,总算找到了一个名字,“楚河?”
      赵痕眯着眼睛,心疼的说道:“整个大乾一共七州一百三十四县,你身为吏部尚书,竟然连一百三十四个官员都记不清楚?!”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
      吏部尚书解释道:“只因楚河此人刚刚上任,不过三五年,又因着当地孝廉举荐,府州会试,再加之其父亲有开国之功,层层叠加,免于科举,免于吏部挂名,直接走马上任任命桃源县县令,与本官并无交集。
      因此,才不明确之。”
      哦?
      楚河竟然是因为孝廉上任的?
      想想楚河的行事作风以及做派,当真看不出来!
      他随即问道:“以爱卿所见,此人如何?”
      啥?
      吏部尚书捧着卷宗直接僵硬在了原地。
      陛下啥意思?
      刚才还在为了洪灾之事大发雷霆,恨不得直接将满朝文武百官斩首,现在又突然问起一个小小的县令如何?
      再说了,我都讲了跟他不熟,咋还问我!?
      这是送命题啊!
      陛下本来就不高兴,万一回答错了,岂不是更不高兴?!
      为何会突然问起小小的县令?
      难不成陛下云游之际曾经见过此人,印象颇深?
      那是好的印象,还是坏的印象?
      尚书大人思索良久,满脸大写着为难,谨慎的回答道:“老臣以为,此人有些手段和本领。”
      如此说话,倒引起了赵痕的兴趣。
      “哦,为何?”
      “桃源县乃是一穷乡僻壤,前几任县令在时,常常给吏部来信,申请调令,言穷山恶水尽数刁民,都言语激烈愤恨不满,甚至以死相逼。
      老臣无奈,都酌情将他们调离,再任命戴罪之身的降官前往,无一例外,皆数不超过三年。
      然而,自从楚河任职桃源县县令,从无神情调令,安然从之,不管情形如何,此人能安之若素确实有些本领。”
      “哦,原来如此。”
      赵痕淡然的回了一句,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工部尚书见状,跟着起身禀告,“回禀陛下,微臣对此人却有些印象。”
      “哦,尽数说来。”
      “前几任县令就职于桃源县之际,时时向工部申请,挖河道、建堤坝以及修官道等等,但因着各州县拨款银两有限,微臣只能给予桃源县少量。
      每每都有桃源县县令哭诉哀求,着实头疼。
      可,自从楚河任职之后,从来没有向工部祈求银两,修筑堤坝等,更有此番,桃源县同在受灾州县之列,工部按照赈灾流程,拨款给予桃源县。
      谁层料,桃源县县令竟拒收款项,并且附赠纹银三百两,为天下灾情出力。
      虽说,此番灾情有不少富裕州县出力帮忙,但桃源县一直都是穷乡僻壤,着实让微臣备受惊讶,因此印象深刻。”
      “哈哈哈,哈哈,好!”
      听完话后,赵痕突然抚掌大笑,又是惹得下面朝堂一惊!
      吏部尚书以及工部尚书对视一眼,什么情况?送命题通过没有?
      笑够之后,赵痕点点头说道:“的确是个人才!既然是人才,便应当重用!”
  &nb

第38章 钦差大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