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斑马日的,没看到我们生产队走到前头,你插什么队,要插回家插你媳妇去。”
      一个大队有10家生产队,离着近的,走几分钟就到了,离着远的,得走半个来小时,出发的地方不一样,可这会儿却全都汇聚到一条道上。
      往公社粮站去。
      等到了粮站,发现已经有别的生产队已经在外面排着队了,陈浩在的红旗生产队是第4家。
      “就说快点,非要磨蹭,这下好了,排到第4个。”陈自强扶着自行车,抽着闷烟。
      他最近火气大。
      时间还早,粮站的门没开,生产队陆陆续续都到了,整个大队总计10家生产队,交粮的队伍绵延一两里。
      等到六点多钟,粮站的门终于打开。
      粮站的几个领导,再有大队的几个领导,也都到了。
      “今天是我们灯塘大队交公粮的日子,各生产队的干部负责好各自队伍的秩序,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交公粮任务。”
      大队的队长,杨治平扯着嗓子,大声的喊着。
      “爱国粮也要交售,今年天气干旱的厉害,但我们大队整体情况还好,各生产队得要克服困难。”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爱国粮就是统购粮,也在粮站这边交售。
      说了几句漂亮的话,他看了眼旁边的粮站站长范鹏。
      这意思是他讲完了。
      “杨队长说的不错,交公粮是为国家做贡献,公粮交的越多,国家才能越好,老百姓日子才能有保障。”范鹏道。
      类似的话,每年他都要说好多遍,闭着眼睛都能讲出来。
      “爱不爱国,得看统购粮交的多少,交的越多,说明越爱国,留下口粮,种粮,余粮交的越多,越能证明革命的热情。”
      这些话说了很多次,每年都要说两三遍,一开始好多生产队还当回事,后面饿了几次肚子,都当放屁。
      这主义,那主义,都不如肚子吃饱重要。
      “很多话都是老生常谈,每次都会强调,你们听多了,我也说烦了,但还是得提。”范鹏又道。
      他神色严肃了不少,“交给粮站的粮食,无论是公粮还是爱国粮,一粒的瘪谷都不能有,晒的也必须是咯嘣硬。”
      “各家生产队的干部同志,趁现在还没开始验收,都再自查一下,自觉粮食不过关的,拉回去,过几天再来,别等会儿检查出来有问题,又扯皮拉筋!”
      “粮食是国家治本,一点马虎都容不得!”
      话说的很严厉。
      很是吓唬住了一些人。
      陈浩身边,一个小年轻,第一次一起过来交公粮,听了这话,心里直打鼓。
      “这么严格,一粒瘪谷都不能有?要不我们还是再检查检查,万一待会儿有问题,被查出来就不好了。”他有点害怕。
      “这就是哄人的话,别太信。”陈浩笑道,“咱们队的稻谷晒了好多天,又都扬过,肯定没问题。”
      领导干部说话,安排任务,很喜欢将问题往严重了说。
      市里给县里安排任务,要求一个月完成,县里给镇里安排,会要求半个月完成,镇里给村里安排,会缩减到一周。
      留下的余量,一个是防止意外,一个是表功。
      “好了,开始交粮。”
      范鹏大声宣布。喜欢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请大家收藏:

第81章 斑马日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