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
至正十一年,五月。
白莲教主韩山童伙同刘福通与颍州起义,数月之间,便攻占颍州全境。
一时间,仿佛是吹起了反对蒙元统治的号角。
天下有志之士纷纷起兵响应,一时间,天下战乱四起。
兴许,一开始起义军反对蒙元暴政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当这天下遍地都是起义军的时候,这起义可就变了味道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起义军和朝廷打的热闹,受苦的可是百姓啊!
此刻,百姓们心中的想法,就是“起义的很好,不过,下次不许在起义了。”
河南江北行省。
武安州,下邳县。
一个月前,刘福通的匪兵来攻下邳。
下邳城的官府不敢应战,只是紧闭城门,严守下邳城。
刘福通打了半月,未曾攻下城池,在加上后头汝阳王之子,王保保率领大军追的紧。
刘福通率领贼兵撤了,贼兵虽然扯了,但是,却将沿途的百姓祸害惨了。
此时,整个下邳县,乃至整个武安州几乎全是灾民,饿殍遍地。
在下邳城外十余里外的山路上,李牧擞了擞身上的破棉袄,走在满是积雪的山路上,脚步有些踉跄。
两只手抄在袖口里,李牧右手反手握着一柄断刀就藏在衣袖里。
这世道越来越乱了,贼兵和朝廷这些日子打的热闹,撵着逃荒的百姓都往着下邳涌了过来。
这人呢,吃饱了才能算人!
要是饿坏了,那就是鬼了!
畜生道的饿鬼。
李牧的腰间缠着一个布袋子,布袋子里头装着十几块硬着像是石头一样的炊饼,还有一些马肉干。
这些粮食都是今个冒险去战场的死人堆里,从哪些战死的士兵们身上找到的干粮。省着点吃,约莫够一个月的口粮了。
身上有粮食,刀子就得握的紧着点,若是让那些饿鬼一样的灾民闻着味找来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灾年谁也顾不得谁,想要抢粮食,那就得见血要命。
李牧快步走着,只想尽快的回到山上的小屋当中。
往山上走的路上,时不时能够看到,山上不少简陋的窝棚当中躺着一些半死不活的灾民。
半个月前,下邳的官府就已经紧闭城门,不在允许这些难民进城了。
一来,是怕难民里头浑进来细作,二来,也是因为下邳城没粮食养活这些难民。
放难民进来,吃的,喝的,用的这都是一个负担,对于下邳的来说,那是万万供养不起的。
李牧的步履很快,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不敢耽搁。
让这些人看到他有食物的话,那是要出大事的。
然而,李牧不知道,此时他已经被盯上了。
此时,不远处的一个窝棚里,两双眼睛如同饿狼一般紧紧的盯着李牧的后背,仿佛能够将他整个吞下去一般。
“步履有劲,一旦都不虚浮!”
“而且我注意了,这小子这些天都是往山上走的!”小窝棚里,一个眼窝深陷犹如饿鬼一般的青年低声说道。
“咕嘟!”
旁边,一个衣着破烂的妇女咽了咽口水,说道:“孩他爹,你咋的意思。”
“蠢货,咱们住在山脚下每天动弹两下都觉得费劲,他要是饿着,能有力气天天爬山吗?”眼窝深陷犹如饿鬼一样的男人骂道。
“孩他爹!”
“你的意思是说,他有粮食?”衣着破烂的妇女眸中仿佛燃烧起了熊熊的烈焰,片刻之后,双眸中的火焰又如同遇到寒流一般熄灭,看了看自家瘦骨嶙峋的男人,又想到刚刚过去的壮
第一章 元末乱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