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宽约一百多里的海峡,海峡的那一头就是美洲,但那里一年当中,八个月都是冰封天地,没有人能在那生活,夏商周三代时,朕认为那里应该有陆桥,只是现在被淹没在波涛之下了。”
大家震惊的望着他,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这消息如果是真的,那么就不是商量印第安人是谁的后裔问题了。
一百多里距离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明现在的航海技术,渡海过去一点不困难,要知道台湾海峡还有两百多里宽呢。
他们当然不知道,白令海峡是比台湾海峡窄,但却凶险了许多倍,不仅仅是气候的问题,更是因为那里是海洋洋流的咽喉之地。
“皇上此言当真?如此说来,我们为何还要舍近求远,欠英国人、西班牙人人情,借用他们的地方中转。”
袁可立颤抖的开口问道,目光中却没有质疑的味道,看来他是相信朱由校说的话,只是不明白既然这么重要的事,为何到现在才说出来。
朱由校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叹息一声道:“那条海峡虽然不宽,但凶险异常,由于上游冬季冰封的缘故,即使到了盛夏,海峡中还常有冰凌漂浮,要花时间和代价去探索才行啊。”
众人一听才明白他为何舍近求远,毕竟再远却有人带路,中途还有停靠点补给,总比两眼一抹黑去探索花费更少。
但袁可立等人不愧是名臣,琢磨之后互相小声议论着,很快袁可立就站起来,郑重的拱手道:“臣建议加大鄂温次克省投入,命令汤古代派人找到海峡所在,并在那建起营地等候朝廷下一步通知。”
朱由校微微一怔,问道:“恩师确定了?”
“臣确定!”
袁可立冷静的回答,然后继续道:“臣从这次沈寿岳回来,带回的财富中明白,那是一块宝地,大明决不能落后手,否则日后就是彼强我弱,子孙后代将无宁日。”
“不错,臣支持要抢先手。”
“臣等附议!”
……
随着皇太极的插话,其他人也全站起来支持,朱由校郑重的点头道:“诸卿众志成城,朕岂能落后,下旨户部、兵部,准备物资和人员北上,告诉汤古代,找到海峡并扎根下来,朕记他大功。”
众臣齐诺,高呼吾皇圣明,朱由校摆摆手道:“朕提议招募熟悉海事的敢死之士,组成探索队伍,先行北上在鄂温次克省熟悉气候和环境后,再行探索,诸卿以为如何?”
“皇上此言大善!如此既能增加成功的希望,更能减少人员伤亡。”
很快此事动起来,并没在朝会上谈及此事,而是由朱由校和两院一起,直接命令户部和兵部准备。
内政司也动起来,飞鸽传信沿海地区招募敢死队,大连造船厂也开工造船,建造一种中小型的探险专用船只。
不造大船是因为大船没有小船灵活,可小船抗风浪性能太差,因此中型船只才是首选,毕竟这是古代,没有高技术配套。
二百五十七章 目标白令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