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都找不到场地的老板都会找自己合作。
通过这个老板给的几个电话,杨威又联系上几个老板,对方都表示了可以在自己这里中转。
路面硬化已经完成了,周围的彩钢正在搭建。
不影响老板的设备进场。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
杨威又联系了安装监控的公司,将场地周围都安装了监控。
老板们放心,自己更省心。
又花了10万买了20个可移动的彩钢房。
一个放在大门口,自己的开单人员办公用。
其他的留给煤厂的员工住宿。
几天后,杨威将所有摄像头分享给了各个老板。
都纷纷夸奖杨威敞亮,跟杨威合作最安心。
都告诉朋友,可以跟杨威合作。
最后50亩地的场地,合作了12家。
走向正规的第二天,老板们都给杨威打电话去结前一天的账。
杨威将时间都定在了下午6点,这个时间自己刚放学,还不影响吃饭。
有的是老板亲自来的,有的是司机送来的。
每个老板每天几个县城的跑,每个人都在好几个县城都有中转站。
之所以选择这么多地方,是因为这行业不能扎堆,一扎堆污染就大。
都知道环保早晚会管的,不想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杨威想到刚进来时候,门口附近几百米都是黑色的煤屑。
这可不行,这早晚会被群众投诉的。
然后又找了一个清洁工,每天打扫几遍公路。
后续再购买一辆洒水清扫车。
最后跟所有老板结完帐以后,杨威将192000块放进了车里。
现在是夏天,等到冬天旺季,量会增加一倍多。
杨威也不理解这帮老板为什么都用现金结账。
以后每天多了一个任务,就是过来拿现金。
六点多了,杨威就去吃饭,银行也下班了,只能等到明天再存钱了。
第41章 煤炭中转站开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