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事完全没有和朝臣商议,而是郁璃和容淮夫妻两人私下商量好,直接下旨。
      对于朝臣而言,这无疑就是一个惊天大雷。
      在场哪一位官员家中没有最少千亩良田?
      没有铺子?
      超出规定就要缴纳赋税,那一年得交多少?
      良田和铺子越多,缴纳的赋税就越多。
      左丞相震惊看向上首两位陛下,他万万没想到陛下居然会来这么一出,圣旨一出,不但朝臣有意见,全国上下很多商户都会有意见。
      衡王则震惊于两位陛下的雷厉风行,新的赋税制度明显是偏向农户,一旦外面的百姓知道这件事,两位陛下的名声威望只会更上一个高度。
      比起容英那个眼皮浅的皇帝,眼前这两位靠谱多了。
      有人站出来说:“陛下,商赋是不是过高了?”
      商户赚一百两就要缴纳二十五两商赋。
      容淮看向站出来的人:“户部左侍郎周郴,家有万亩良田,庶子经商,去年净赚七十万两。”
      户部左侍郎周郴听着承御陛下的话,脸色瞬间变了,背脊冷飕飕,双腿发软。
      容淮接着说:“万亩良田没有缴纳赋税,净赚七十万两也没有缴纳商赋。”
      “从你中举开始,将近二十年时间,你未曾缴纳一个铜板的赋税。”
      这人啊就是不经查,比如这位周大人,平日里也兢兢业业办事,该干的活儿没少干,他只是没有缴纳赋税,同时帮着一些亲近的人开后门,让他们也没有缴纳赋税却能安然度过。
      如果不是细查,真的想不到背后还有这样一番操作。
      周大人已经吓得跪在地上。
      容淮正要杀鸡儆猴,周大人自己要跳出来,容淮自然不会轻饶:“不用跪朕,也不用求饶,你所作所为影卫已经查清楚,你背后帮商户逃赋税的事也人证物证俱全。”
      周大人不断磕头求饶,容淮和郁璃就当没看到,他接着说:“你为官将近二十载,前后一共让我南乾户部损失八百万两。”
      按照以往的赋税计算,就周家就逃赋税将近两百万两。
      这还只是一个户部侍郎。
      “来人,拿下。”郁璃不想听他的声音,只觉得吵死人。
      比她家的雀鸟还要吵闹。
      郁璃说:“朕和承御陛下也并非无情之人,你们回去自查,一旦发现有逃赋税的情况,自己去户部补缴,如果让影卫查到你们如同周大人一样逃赋税,下场不会比他好多少。”
      “所有经商者,该缴纳赋税的都乖乖缴纳,一个月后税政司成立,如果发现还有商户没有补缴赋税,那就双倍罚款,当家人还要去服劳役。”
      坑老百姓的血汗钱没用,他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能赚几个钱?
      真正有钱的是商人,而真正没有缴纳赋税的也是商人,只要塞钱疏通,一年又一年混过去,国库收入减少,最后压力也只是给到老百姓头上。
      年复一年,早晚官逼民反。
      一个国家,需要很多人一起才能运转,可老百姓是根本,根不能动,不能乱。
      她和容淮都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在他们能接受的范围之内,他们可以睁只眼闭只眼。
      可超出这个范围,别管你有多大能耐,该办的

第472章 想要造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