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5章 大明田赋之谜,改革势在必行![2/2页]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灵灵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咚叭耄?窃谕蚶??辏?啪诱?菩幸惶醣薹ǔ跫?尚е?蟆
      她翻看资料,发现这一年大明的田赋税入为2080万两,加上其他方面的税入,当年的总财政收入为2650万两。
      只算田赋的话,如今大明每年所征得的是万历六年的7倍有余!
      随即朱???颇院V斜愀∠至礁鑫侍猓
      为什么会多出这么多?
      首先,大明如今废除了卫所制,将当初军屯体系下的400多万亩田地都划给户部管辖了。再次,朝廷清查出了不少隐田。
      也即是说,万历六年的田赋是在700多万顷的耕地基础上所得的。而她刚才所算得的数据则是在1350万顷耕地基础上所得。
      这就至少该翻两倍。
      其次,如今朝廷所定的田赋正税十税一,是高于万历时期的——当时大明各省平均下来大概是三十税一多点。
      当然,实际还有许多苛捐杂税,百姓每年需要交纳的各种钱粮是超过如今的。
      而昭武朝就是十税一,没有其他苛捐杂税,连徭役都废除了,官府做工程需要雇人。
      这等于是将其他苛捐杂税、徭役等都并入了正税一起征收,且落实得很好。
      再加上粮食增产,吏治清明,官府积极应对天灾,工商业大发展,赚钱机会增多,百姓生活实际比万历年间要好上一大截。
      问题是,万历时朝廷所得税入主要是正税,其他苛捐杂税不是地方用了,就是在无形中消耗了,或是根本就没有转化为银钱显示在账面上
      所以,这里就让昭武时期的田赋税入比万历时期又高出个两三倍。
      再次,万历年间银子比如今值钱。
      当年米面市价大概是0.8两银子一石,如今却是即便将如今的米面市价按照1两一石计算,大明银子实际价值也是降低了五分之一的。
      最后,朱???聘詹诺募扑懵┑袅朔浅9丶?囊坏恪??适摇⒎?酢⒀?蟆⑹可鸬鹊拿馑疤厝ǎ
      藩王就不说了,如今大明藩王在本土的田地都被没收为官田了。
      但皇室、勋贵加士绅群体的免税特权仍旧覆盖了相当多的土地。
      前面的几个原因,使得昭武朝税收应是万历朝的五六倍。再算上免税特权这个大原因,增至七倍多是可以理解的。
      之后就来到了第二个问题:如今朝廷每年田赋真收到了1.5亿两吗?
      朱???瓶戳巳ツ甑乃笆眨??⑻锔乘叭胧导手挥?000千万两。
      】
      相交于万历六年的2000万两是增加了四倍左右,可相较于她方才所估算的1.5两却少了近一半!
      即便除去今年部分地方才完成清丈田亩、摊丁入亩的工作,再除去南海、宁绥、云中及青海地区增加的那些田地,缺口也不该多达7000万两。
      由此可见,这免税特权每年至少令大明少了几千万两的田赋税入!
      想了想,朱???铺岜试谝徽判?缴闲聪隆拔迩?蛄健奔父鲎帧
      盯着这几个字,她不禁喃喃道:“看来必须得进行田赋政策的下一步改革了。”
      后世清朝将这一步改革称为“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但朱???凭醯茫??艚?邢喙馗母铮?笤疾荒苋绱顺坪簟
      因为清朝的皇室、勋贵群体是不需要当差纳粮的,而她则准备让皇室、勋贵跟士绅一起当差纳粮!
      这时,一旁的连翘轻声提醒道:“陛下,快要五点半了,可需要让膳房准备晚饭?”
      “嗯,让膳房准备吧。”朱???扑低辏?姹愕懔思父霾恕
      然后她坐在龙椅上就不禁想起了郝光明,心道:也不知相公在云南那边是否顺利。

第735章 大明田赋之谜,改革势在必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