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一念于此,秦海立马想起了摄政王那副活佛脸,是故意留下一页书呢,还是这书到他手上时就缺了一页?
      信里摄政王也没明说,这事儿可就有意思了.
      秦海猜测摄政王肯定知道这本经书的秘密,但是缺少了最关键的一页,至于为什么会送给秦海,原因很简单,这位摄政王在内心已经确定忽汗海的宝藏被他夺走了.
      于是将这本书交给秦海,想让他来免费寻宝,然后摄政王来摘桃子?
      这个算盘噼里啪啦打的真他娘的响啊,秦海在津门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可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把这本书给秦海呢?
      莫不是...
      秦海猛的睁开眼,诡异的看向紧闭的窗户,他好像明白了一点什么.
      皇家无父子,这话还真不假啊.
      忽汗海的宝藏被人截胡,溥仪不死心,东洋人更不死心,其中还有一个东亚风土协会存在,说不定剩下的那张书页就在溥仪的手里?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秦海的猜测就能逻辑自洽了,溥仪想要复辟苦于缺乏资金,所以他才会逼老王爷交出忽汗海的藏宝点.
      第一个宝藏没拿到手,溥仪和东洋人肯定气急败坏,随即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找第二个宝藏.
      满清入关时掠夺了整个华夏,留下来的传国宝藏一共有三处,秦海机缘巧合拿下一个,还有两个不知所踪.
      溥仪躲在东洋人的庇护之下,身为末代皇帝,肯定也觉得难受,亲日归亲日,身为皇帝,哪能没有野心.
      或许溥仪从哪里搞到了第二个宝藏的信息,又或者那个风土协会发现了缺失的那页经文,知道了大概的区域,所以在逼迫溥仪今早签订一些卖国条款,东洋帝国好借此发难?
      老王爷将经书送给秦海,不仅转移了潜在风险,还能坐收渔翁?
      秦海好像猜出来事情的大概,一张无形的大网缓缓出现在秦海的脑海里,虽然背后还有许多秦海没掌握到的信息,作为局中人之一,他正处于很危险的半明牌情况,一张八仙桌,三对一的局势,有点难搞阿.
      收起临摹地图,秦海叹口气,他还想着夺取津门呢,现在居然成了别人的棋子,指不定他面前摆放着的不是八仙桌,而是大圆桌呢?
      现在他的身份除了摄政王能够确定,其他人是不是也猜出来了呢?
      秦海有种两眼一抹黑的感觉,他在明,对手都他妈的在暗,这游戏还怎么玩儿?
      这是秦海第一次觉得头疼,开了门和窗,让钱蕊准备一些吃喝的东西送过来,他得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处理这件事才行.
      既然应承了摄政王的请求,他也得把这事儿给做好,说不定摄政王所说的厚报就和这份宝藏有很大的关系.
      至于皇后和皇妃,秦海也只好说抱歉了,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也不是他想害她们,下去之后可千万别找他的不是.
      若是因为她们二人的死,能让溥仪不答应东洋人的那些卖国条款,这份功德可就真的无量了,死后也能升天当个小仙女啥的,总比在这人世间遭罪强.

第032章 莲花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