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九章长江后浪推前浪[2/2页]

矿业:你们别来求我出山了 枫叶落在心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现在拿钱有望,大家心情瞬间雨转晴,胃口都变好了。
      一开始食欲旺盛,最后发现点菜实在有点多,为了不浪费,使劲吃,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一个个吃得是肚子圆滚滚,走在路上像一群企鹅。
      下午到了上班时间,乔康跟着吴则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果然没有被秘书拦下,顺利在结算申请上面获得了单升荣的签字。
      实在是太顺利,让人恍惚间觉得是在做梦。
      单升荣不但签字,而且设宴款待勘探团队,
      他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叮嘱勘探团队为项目接下来的验收工作再加把劲。
      因为工作顺利,大家晚上不免多贪杯,酒量不浅的乔康都喝得找不着北。
      接下来几天,乔康跟华新大锰忙活结账,杨胜利则带着技术员,做验收的最后准备。
      验收专家组如约而至。
      组长叫余东昊,是一位头发花白的退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省内德高望重。
      刚见面,还没来得及寒暄,他就跟杨胜利说道:“我刚刚去看了你们地质六队的半山铝土矿项目。”
      说这话,嘴里发出“啧啧”的吸气声。
      “您辛苦啊,这么大年纪了,还为咱们找矿事业发光发热。”
      杨胜利显然跟余东昊认识。
      这也难怪,省内德高望重的地质专家,也就是那一波人,每一个项目的立项审批,或者验收工作,基本上都是从这些老专家里面随机抽人。
      地质行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行业内有些名气的人,基本上都相互认识。
      余东昊倒是不觉得辛苦,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自身,颇有些无奈的叹气:“我也想退休了养鸟种花,颐养天年。但是没办法,儿子三十好几的人了,不能让人放心,我只好趁着还能走的动路,多干几年。”
      “您身体好得很啊,年轻人爬山都未必有您快!”
      “不说题外话。”
      余东昊摆了摆手,疑惑道:“杨胜利,你是地质六队里面不多的老同志,经验丰富,技术扎实。地矿局今年总共就两个千万以上的大项目,你们六队就占了其中一个,按理说应该派遣你这样的老专家去把关。我刚从那边过来,发现那边项目组都是小年轻,带队的也只是三十出头的梁杰淼。”
      “长江后浪推前浪,现在的年轻人,也冒出了不少优秀人才!”杨胜利呵呵一笑,掩盖了心里的一丝不平衡。
      当初半山铝土矿项目立项,项目负责人基本上就是他和梁杰淼竞争,最终刘开齐极力推荐梁杰淼作为项目负责人。
      他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只是在单位里面不争不抢惯了,也就没说什么。
      余东昊却是再次发出“啧啧”声音,遗憾道:“半山铝土矿项目的找矿目标是一个2000千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床,找矿潜力确实很大,所以才获批上千万的经费。但从目前的找矿进展来看,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不大。可惜了,全省地勘基金一年也就一两亿的投入,这么大一笔钱投进去,没找到好矿,确实有点浪费钱。”
      老专家可以批判项目浪费钱,杨胜利却不好说什么。
      “不说那个项目,咱们还是说说锰矿资源交替勘查项目!”
      余东昊把话题拉了回来。

第七十九章长江后浪推前浪[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