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着整座城市最好记者的工作经验。
虽然陈浩还没开始工作,但是不论能力还是认知,都已经是一个最优秀的记者。
第四天,陈浩觉得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目标,虽然不大,但是正好可以练练手,牛刀小试一下。
于是陈浩从天空落下,来到东临市道南区的农械部门门口。
门口的台阶上,一个农民打扮,六十来岁的老者正坐着抱头痛哭。
过往的行人不时诧异的看着老者,不过没有人上前询问究竟。
陈浩上前,拍了拍农民老者的肩膀。
农民老者抬起头,露出一张被太阳晒得发黑,布满皱纹的老脸,诧异的看向陈浩。
陈浩递过去一张纸巾,温和道:“大爷,您出什么事了,怎么哭了?”
农民老者接过纸巾,擦了一把眼泪和鼻涕,无精打采道:“没啥,谢谢你啊,孩子。”
他说着,站起身来就要离开。
陈浩道:“大爷,您是办事遇到难处了吧?
我是记者,您看我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地方吗。”
农民老者闻言,眼睛不禁一亮:“孩子,你真是记者?”
陈浩从怀里掏出记者证递过去:“大爷您看,这是我的证件,我叫陈浩。”
农民老者接过来一看,顿时露出喜色:“太好了,小伙子……不,陈记者,您能帮帮我吗?”
陈浩笑道:“大爷,您叫我陈浩就行,只要是我力所能及范围内的,一定帮您。”
“太好了。”
农民老者一拍大腿,把记者证还给陈浩,然后讲述起来。
原来农民老者叫鲁志国,是东临市道南区团结乡红星村的一个普通农民,按照S省下发的文件,通过农械部门指定商家购买了一辆玉米收割机。
根据文件规定,鲁志国购买的玉米收割机可以给补贴三万元。
当然,要先垫款,再申请补贴。
鲁志国家里并不宽裕,买玉米收割机的钱,动用了原本准备买二次化肥的资金。
所以买完玉米收割机,鲁志国就立即申请补贴,免得没钱买化肥,耽误庄稼二次施肥,影响收成。
本来他一切都符合文件规定,而且材料齐全,应该很容易就申请下来补贴。
但是鲁志国跑了快十趟农械部门都没办成。
为啥?
农械部门里没人。
这个没人,不是没有关系的意思,而是字面上的没人。
就是来了,办事的工作人员不在!工作人员不在,自然就办不了事。
办不了事,自然就申请不了补贴。
办事的工作人员为啥不在呢?
第一次的确是鲁志国粗心大意了,由于他是农民,头脑里也没有什么法定节假日的概念,赶上大周日来农械部门办事,结果连门都没进去,白来一趟。
第二次鲁志国学乖了,赶上工作日来,但是由于是下午来的,坐班车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到农械部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了。
虽然不是正常下班时间,但是据说人家农械部门下午不办公,于是鲁志国又碰了一鼻子灰。
第三次鲁志国特意赶个大早,在周一上午八点半就来到农械部门,本以为这次可以办成事了,没想到办事的工作人员不在。
鲁志国询问农械部门其他科室的工作人员,结果是不知道,再问能否帮忙代办,回答是不能,必须找办事的工作人员。
鲁志国只好问到办事人员的手机号码,打电话询问。
一开始打不通,后来好不容易打通了,办事人员说在外面陪领导下乡调研,让鲁志国明天再来。
鲁志国只好第二天再来,结果办事人员还是不在,打电话办事人员说还在陪领导下乡调研,而且可能近期都回不来,让鲁志国等下个周一再来。
鲁志国无奈,只好等了一星期,于下周一再赶个大早来农械部门。
结果办事人员依旧不在,打电话说中间回来了,但是现在又有事出去了,反而埋怨鲁志国为什么中间这几天不来?
鲁志国心想我哪知道你中间回来了,你也没告诉我啊。
但是求人办事又不好发火,只好问那您什么时间在?
办事人员轻飘飘一句话,又拖到了再下周一。
结果再下周一来,办事人员仍然不在,打电话一问,说个人有事,请假了。
……就这样,鲁志国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几乎跑断了腿,也没见到这位神秘的办事人员。
要知道,现在正是农忙的季节,鲁志国每天都有大量的农活干,根本脱不开身。
而且他家虽然在近郊,但是班车却有固定时间,来一趟东临市里就得耗费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哪有这么多时间赔在上面。
眼看就要到庄稼二次施肥的时间了,鲁志国又一次来农械部门没找到人,心里气苦,忍不住就坐在台阶上哭了起来。
陈浩听完,有点诧异:“鲁大爷,每次办事都找不到人,这明显是农械部门的不对,我知道怎么做,你跟我来吧。”
“好。”
鲁志国应道。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农械部门。
“你怎么又回来了?”
农械部门门卫室里的老头正无聊的坐在椅子上看手机,见到鲁志国,诧异问道。
“我再问问。”
鲁志国道,又指了指陈浩:“他和我一起的。”
老头点了点头,丝毫没有询问陈浩身份的意思,继续低头看手机。
陈浩和鲁志国穿过左侧的走廊,来到一间紧关着的科室门前。
鲁志国指着门牌道:“这就是我要申请补贴的科室。”
陈浩抬头一看,只见门牌上面写着农机管理科。
他伸手一推,门被锁住了,纹丝不动。
“没人,我都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也不见有人来。”
鲁志国无奈的摊手道。
陈浩看了看左右,见其他科室的门也是关着的,指着问道:“这都没有人吗?”
鲁志国摇了摇头:“不知道。”
陈浩神识一扫,说道:“鲁大爷,跟我来。”
两人反身来到右侧的走廊,在门牌写着综合办公室的科室门前停下。
笃笃笃……陈浩敲了敲门。
没有回应。
笃笃笃……陈浩又敲了敲门。
“谁呀?
进来。”
门里传出一个有点不耐烦的女人声音。
陈浩和鲁志国推门走进去。
综合办公室很大,足有上百平方,里面有好几个工位,但是只有一个工位后面有人。
那是一个四十来岁,身材肥胖的中年妇女,穿着居家的休闲服,靠在椅背上,一边戴耳麦看着电脑,一边拿着一包打开的乐事薯片吃的津津有味。
虽然电脑是背对着陈浩和鲁志国的,但是神识还是看到,上面在播放一部最近很火的言情剧。
胖胖的中年妇女摘下耳麦,暂停电脑画面,放下薯片,也没站起来,看向陈浩和鲁志国:“你们干嘛的,有事吗?”
陈浩道:“你好,我和这位鲁大爷是来找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办事的,但是鲁大爷来了好几趟,始终没找到人,事也没办成,我想问一下,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到底什么时候在啊?”
中年妇女道:“不知道,他不在,你就下次再来呗。”
陈浩道:“问题是我们已经来了很多次了,总是不在,因为办不了事,已经耽误鲁大爷家里的农忙了,恐怕会造成个人经济损失。”
中年妇女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又不是你要找的办事人。”
陈浩道:“我知道,我只是想向你查一下,贵单位主管领导的电话。”
中年妇女一下子警惕起来:“你要干什么?”
陈浩道:“我们找不到办事人,但是事情又很紧急,只好向贵单位领导反应,希望能尽快解决鲁大爷的问题。”
中年妇女道:“你可以打办事人的电话。”
陈浩道:“打了,但是办事人总说在外面,始终和鲁大爷约不上,这都一个多月时间了,鲁大爷没法再等下去了。”
中年妇女道:“我也没办法,你们只能和他联系。”
陈浩道:“办事人始终在外面,一直不回来,鲁大爷岂不是始终办不了事?
耽误的农忙怎么办?
造成的个人经济损失谁来负责?”
中年妇女道:“你跟我说不着,你和办事人说。”
陈浩道:“大姐,正因为办事人不能办事,我们才要找领导,解决问题啊。”
中年妇女不耐烦道:“领导电话我也不知道,你别问了,赶紧出去,别影响我看那啥……工作。”
陈浩脸色微沉:“不论省里还是市里,都三令五申,各机关单位必须留工作窗口,方便群众办事,难道农机局特殊,可以不遵照执行吗?
这不是为难群众吗?”
中年妇女不屑的嘁的一声:“你跟我说不着,觉得我们不好,你可以投诉。”
她伸手一指门口:“快走,否则我叫保安了!”
“小陈,咱们走吧。”
鲁志国见中年妇女发怒,登时怯了,在背后拉着陈浩的衣襟道。
陈浩拿出记者证:“我是丰盛传媒的记者,如果你们不能改变,我将履行记者的职责,向社会曝光你们。”
记者?
中年妇女脸色变了,眼神里闪过一丝惊慌。
但随即,她便恼羞成怒:“我们不允许采访!谁让你进来的?
快滚!”
陈浩冷笑一声:“鲁大爷,我们走。”
他转身走出综合办公室。
鲁志国已经吓懵了,话都不会说,哆嗦着跟陈浩离开。
身后传来中年妇女气急败坏的声音:“我警告你,我没同意你的采访,你要是敢报道我一个字,我绝对不会放过你!你就等着被收拾吧!”
陈浩和鲁志国来到农械部门外面。
“陈记者,这回咋办哪。”
鲁志国带着哭腔道:“不但事没办成,还彻底得罪人家了,早知如此,就不应该……”他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但是话里却忍不住露出埋怨之意。
意思是陈浩不应该替他出头,把事情搞得更糟。
但是这么说岂不是等于拿陈浩的好意当驴肝肺,太没有良心了。
于是又咽了下去,只能自己心里悲苦。
陈浩摇了摇头。
他没有怨鲁志国。
鲁志国一看就是那种没有文化、老实巴交又胆小怕事的农民,即使自己吃亏,也不敢反抗,稍微见到一点有官职的人,就吓得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只能低头顺从。
这样的人虽然柔顺,但是观念是狭隘的,需要引导。
其实陈浩只要打一个电话或者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解决鲁志国的难题。
但是这属于机械降神,治标不治本,再来一个“鲁志国”还会遇到同样的事情。
而且如果不把其中的问题连萝卜带泥的全拔出来,陈浩得到的功德也仅仅只是“帮助了鲁志国”这件事。
那陈浩还不如学超人,每天飞去飞去救人呢。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对不起啊,陈记者,你主动帮我,我还埋怨你,我真不是人!”
这时,鲁志国似乎回过味来,沉痛的对陈浩说道,忽然挥手,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
陈浩吓了一跳,连忙拦住他:“鲁大爷,您别这样,不至于,我没有生你的气。”
鲁志国眼泪流了出来:“陈记者,我知道您大人大量,我是生自己的气。
我恨自己窝囊无能,办不成事,又不敢怨他们。
您主动帮我,无缘无故替我挨了斥责,我却还因为担惊受怕被牵扯而不满,这不是丧良心吗?
我这么大岁数了,土埋大半截,居然活得好赖不知,呜呜呜呜,我真是个混蛋。”
鲁志国说着,蹲了下去,捂脸呜呜的哭了起来。
陈浩哭笑不得,俯身安慰的拍着他的肩膀道:“鲁大爷,您别自责了,事情没有那么坏,这个情况早就在我意料之中。
你放心吧,我说过能解决,就肯定能解决。”
鲁志国哭声一下子停了,仰脸问道:“陈记者,你说的是真的?”
陈浩道:“当然,你不会看到那大胖娘们把我们撵出来就绝望了吧,你以为她是个什么人物?
就是个普通体制内公务人员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官员,我有的是办法解决她。”
鲁志国闻言心里一松,惭愧心想:我真是这么以为的。
陈浩道:“鲁大爷,你把管理科办事人员的电话给我。”
“好。”
鲁志国拿出手机,翻到通讯录,调出号码:“他叫汪海鹏。”
陈浩看了一眼,拨出号码。
嘟……嘟……手机响了两声后接通。
“喂?”
电话里传出一个三十多岁男子的声音。
陈浩道:“你好,汪海鹏吧?”
“你谁啊?”
汪海鹏问道。
陈浩道:“我叫陈浩,是丰盛传媒的记者,现在和鲁志国鲁大爷在一起。
鲁志国你知道是谁吧?
就是之前找过你很多次,想要办理补贴的那位农民。”
汪海鹏啊的一声:“我知道,你有事啊?”
陈浩道:“是这样,我不知道鲁大爷跟你说过没有,他需要补贴买二次施肥的肥料,现在时间紧迫,如果不能及时给庄稼施肥,到时就会影响庄稼收成,造成个人经济损失。
鲁大爷之前已经找过你很多次了,希望你不要再拖,尽快帮助鲁大爷办理补贴。”
“你这个记者,怎么胡说八道?”
汪海鹏声音瞬间变得生气起来:“什么叫我拖?
我一直在外面工作,从早忙到晚,根本不招闲,以至于没时间回单位处理这些事情,怎么在你嘴里,就变成了拖?
你这是造谣你知道吗?”
陈浩道:“造谣?
省里下发的第六十五号文件第三条明确规定,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在正常工作日内必须留办事窗口,方便群众办事,否则视为违纪处理。
鲁大爷在工作日内的时间,已经来了很多趟了,每次都找不到人,找时间和你约,每次你又都放鸽子,这不是拖是什么呢?”
汪海鹏语塞了一下,恼羞成怒:“我也是遵从领导安排在外面工作,又不是故意不给他办事,你怪我有鸡毛用?”
陈浩道:“行,我不怪你,你把主管领导电话给我,我给他打电话。”
汪海鹏道:“我凭什么给你?”
陈浩道:“你说你不能给鲁大爷办事,是因为领导安排你在外面工作回不去,那是你领导违反省里六十五号文件规定啊,我当然要找他。”
汪海鹏生硬道:“我不能给你,谁知道你是什么人,万一要对我领导不利呢。”
陈浩道:“那你说鲁大爷的事怎么办?
就这么挺着?”
汪海鹏冷笑道:“爱怎么办怎么办,跟我说不着。”
陈浩道:“那我告诉你,我作为记者,有责任也有义务曝光你们的行为。”
汪海鹏讥讽道:“威胁我?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你算老几?
而且你敢说这话,我告诉你,那个什么鲁志国的补贴,这辈子都别想了,滚!”
嘟!说完,汪海鹏便直接挂了电话。
陈浩也不生气,挑了挑眉毛:“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鲁志国虽然没听到通话,但是也猜出几分,叹了口气:“陈记者,要不算了吧,我去借点钱,也能把化肥买上,就当吃点亏了。
您还年轻,别平白无故得罪这些人,日后对您发展不利。”
陈浩道:“鲁大爷,您不用安慰我,我也不用跟你多说我要怎样,就问您相不相信我吧。”
鲁志国道:“当然相信,陈记者,你是好人,好孩子,以后一定有好报!”
陈浩笑道:“那您就老老实实听我的,不用再说别的,我肯定能替您把补贴争取下来,让这群自以为是的人受到惩罚。”
鲁志国哎了一声,不再说话。
陈浩默默等了片刻,又拨出一个号码。
嘟……嘟……电话接通后,传出一个深沉的中年男子的声音:“喂?”
陈浩道:“您是农械部门苏鸿运苏领导吧?”
鲁志国一听,顿时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中年男子警觉性很高,没有直接承认,而是反问:“你是谁?”
陈浩道:“我是丰盛传媒的记者,你好,苏领导,我想向您投诉贵单位的办事人员。”
苏鸿运顿了一下,没有立即回应,似乎在消化陈浩的话。
片刻后,他答非所问的质疑道:“丰盛传媒?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你是正规单位的记者吗?”
陈浩道:“我是民营企业的记者。”
苏鸿运哦了一声,似乎放下心来:“你刚才说什么?
投诉?”
“是的。”
陈浩道:“我要投诉贵单位管理科的汪海鹏不替农民办事,而且出言不逊,威胁我们……”陈浩把事情经过讲述一遍。
苏鸿运听完,反问道:“所以你想怎么样?”
陈浩道:“苏领导,现在不是我想怎么样,而是你们应该怎么做。”
呵呵……苏鸿运深沉的笑了,笑声略带讽刺:“陈记者,虽然我看不见你,但是我猜你岁数应该不大,刚踏入社会没多久吧?”
陈浩道:“什么意思?”
苏鸿运道:“没什么,不过你和我说的这件事,恰好,我刚刚听到另一个版本,正是你投诉的汪海鹏还有我们农械部门综合办公室的另一位同事告诉我的。”
陈浩道:“什么版本?”
苏鸿运道:“他们说你不经过同意,就强行采访,侵犯人身隐私权,而且还故意要曝光我们,对他们进行人身威胁?”
陈浩道:“我没有说采访,至于曝光,你们做的不对,我作为记者,亲眼所见的事实,难道还不许报道吗?
这也算威胁?”
苏鸿运讥讽的笑了:“小陈记者,我明白你急着为了增加业绩而找新闻报道的心理,但是我只能告诉你,你想曝光我们,找错人了。”
“我刚才让人查了丰盛传媒,只是一家没有任何影响力的民营小公司,所谓的记者,其实就是各处找新闻线索的苦逼业务员,在你们几乎没有任何点击率的网站上发表。”
“所以就算你曝光我们,也只有寥寥几个人观看,对我们又有什么影响呢?
你的威胁就像一只蚂蚁晃动着拳头说要杀死一只雄狮般可笑。”
“而我,只要动动关系或者打个电话,就可以轻易摁死你这只无知无畏的小蚂蚁,让你们刚成立不久的狗屁传媒公司彻底湮灭。”
啪!苏鸿运挂了电话。
陈浩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收起手机。
“陈记者,你有农械部门领导的电话啊?”
鲁志国见他打完电话,好奇问道。
陈浩道:“农械部门综合办公室的墙上贴着领导和各个科室通讯录,我看到了。”
鲁志国啊的一声,他根本没注意。
其实就算注意了,那么短的时间,普通人也记不下来。
“那您刚才给汪海鹏打电话的时候,为啥还朝他要领导的手机?”
鲁志国又不解的问道。
陈浩道:“这是我的策略,代表我们已经通过常规渠道仁至义尽,再没什么可指摘的了,并且在这个过程,能够充分暴露出他们丑恶的真面目。”
“陈记者,我咋听不明白您在说什么,是我文化水平不够吗?”
鲁志国一脸懵逼。
陈浩笑道:“鲁大爷,不是您文化水平不够,而是我没把话说全,您就听我的安排就行了。”
鲁志国哦了一声。
陈浩道:“对了,您有微信不,咱俩加微信。”
“好。”
鲁志国虽然是老农民,使的也是老年机,但是微信还是会用的。
加完微信后,陈浩给鲁志国转了三万块钱过去。
鲁志国看见,大吃一惊:“陈记者,您怎么给我转钱。”
陈浩道:“鲁大爷,关于补贴这事,我估计一时半会内解决不完,为了不影响你二次施肥,我先借你三万,赶紧去买肥料,等补贴下来,你还给我就是了。”
鲁志国连连摇头:“这怎么行,陈记者,您肯热心帮我,我就已经非常感激了,怎么还能让您给我钱,不行,绝对不行。”
陈浩握着他布满老茧的手,诚恳道:“鲁大爷,您必须收下,说实话,我不差钱,我也不担心您补贴下来后不还给我。
另外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取信您,免得你回去之后,被家人还有邻居误会,说您没有能力,说我是骗子什么的。
您放心,我既然包揽了这件事,就担着责任,绝不会半途而废,一定会对您负责到底,直到彻底解决。”
鲁志国听完,仿佛被什么击中了一般,张了张嘴:“陈记者,你……我……”话没说完,他忽然老泪纵横。
怎么又哭上了……陈浩无语。
这老大爷,怎么跟小孩似的。
陈浩正要安慰,鲁志国擦了一把眼泪,哽咽说道:“陈记者,不瞒您说,自从补贴这个事我没办成之后,我老窝囊了……”他抽抽噎噎的叙述起来。
陈浩这才听明白。
原来鲁志国多次没申请下来补贴,不只在农械部门这里受气,家里人也不理解,不明白申请一个补贴咋就这么难,都以为他窝囊没本事,不会说话,导致来回白跑,还耽误家里农活。
为这事,鲁志国跟老伴、儿子儿媳妇怄气好几次了,他笨嘴拙舌的,也解释不明白,越想越窝火,还差点犯了心脏病。
要是陈浩没给他转这三万块钱,回去之后,鲁志国肯定又要挨一顿数落,还说他遇到骗子了。
陈浩听完感叹:“鲁大爷,以后你可不能这么老实了,老实是好事,但是太老实了,容易挨欺负。”
鲁志国也是深有感触:“陈记者,您说的太对了,但是我这辈子老实窝囊惯了,恐怕想改也改不了了。”
言下颇为怅惘。
陈浩道:“不说这些了,鲁大爷,您赶紧拿钱去买肥料,然后等我电话通知。”
鲁志国道:“好咧,陈记者,你放心,等补贴下来,我一定第一时间还给您,如果下不来,我就算借钱,也一定要还你。”
陈浩笑着点点头:“好。”
鲁志国走了两步,忽然又回来:“陈记者,要不我写个借条给你吧。”
陈浩哭笑不得:“不用,鲁大爷,我既然敢借给你,就不怕你赖账,你快去买肥料吧,别耽误时间了。”
鲁志国千恩万谢的走了。
陈浩走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隐身飞上天空。
几分钟后,他回到丰盛传媒,坐在自己的工位前,开始撰写新闻稿。
写完之后,陈浩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漏,就上传到了丰盛传媒的网站。
然后,陈浩打开一个txt文件,编写了一个小程序,附在新闻报道链接上。
刚做完,忽然,老板办公室的门开了,人到中年,变得秃头油腻,肥头大耳的老板站在门口:“陈浩,你在吗?”
陈浩道:“我在。”
“来一下。”
陈浩走进老板办公室,回手把门关上。
“坐。”
老板回到自己的老板椅上,指着办公桌面前的椅子道。
陈浩坐下来。
老板开门见山:“我看了你刚才发的那篇新闻稿了。”
陈浩点头,等着他继续说。
老板道:“写得很好,文字简练,条理清晰,文风老辣,恰到好处,无可挑剔,绝对是一篇优秀报道,你以前真没有经验?”
他看着陈浩,眼里露出好奇之色。
陈浩道:“没有,不过我观察过不少记者的工作内容,学到一些。”
老板点了点头,也没有深究:“而且这个新闻题材也很好,虽然不是特别新鲜,但是生活中却很常见,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了,如果放在正规传媒单位,绝对是一条很不错也有价值的新闻。”
陈浩笑笑:“老板,你就直接说但是吧。”
老板也笑了:“看来你也猜到了,是,这条新闻虽然很好,各方面无可挑剔,但是放在咱们单位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原因很简单,没有亮点。”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否定你的意思。
也没有否定这条新闻的价值,但是这样的社会类新闻和我们的定位不符。”
“你应该清楚,咱们公司的网站没有点击量,我是能做一些运营,但是这类正规却没有亮点的新闻肯定会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被淹没,无法形成有效宣传,或者即使能宣传,浪费的运营资源也肯定比其他亮点新闻要差。”
“这就像是把海水鱼放在淡水里养一样,不是海水鱼生命力不强,也不是淡水的环境不好,而是两者不匹配,结果就是鱼死水污,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陈浩道:“我明白,老板,咱们是民营媒体,资源上不可能和正规传媒相比,做正经社会类新闻是不可能比过他们的,所以要想发展壮大,只能搞一些亮点,比如九旬老太为何果死街头之类,虽然低俗奇特,但是亮眼,能搏眼球,容易运营,带来流量。”
“没错。”
老板笑道:“看来你认识的很清楚,早知如此,我也就不用找你谈话了。”
他好奇问道:“你搞一个这样的新闻,是拿来试水的吗?”
陈浩道:“不是,以后我会一直做这类新闻。”
老板愣住了:“你……”陈浩道:“老板,如果这类新闻不用运营也能爆火,给公司网站带来巨大流量的话,你会反对吗?”
老板道:“当然不会,但问题是,这类新闻在我们的网站上,怎么可能爆火?”
陈浩神秘笑笑:“老板,这就是我的事了,因为爆火,有了流量,不只对我有利,对公司也有利,我相信你不会反对,所以我只有一个问题。”
老板道:“什么问题?”
陈浩道:“你也看到了,我曝光的是机关单位,如果向公司施压,老板你能不能撑住?”
老板没说话,看着陈浩,眼神惊奇。
陈浩微笑。
半晌,老板一字一顿道:“陈浩,我只问你一句话,你肯定能让这类新闻爆火,带来巨大流量?”
陈浩耸肩:“你看着就是了。”
“好。”
老板一拍桌子:“陈浩,我把话撂这,你能给我带来多少流量,我就能给你撑住多大的事!你能带天大的流量,天塌下来我给你顶着!”
陈浩哈哈一笑,竖起大拇指:“老板,爽快!”
老板站起来,伸出手:“陈浩,希望你不是吹牛逼,否则不管你有没有底薪,我都会一脚把你踢走。”
陈浩也站起来,和老板握手:“老板,你让我改变了一丝对中年秃头油腻胖肚男的普遍印象。”
“艹!”
老板爆了粗口,笑骂道:“快滚吧。”
陈浩离开老板办公室,回到工位上,看了一眼小程序,见运行良好,便关闭电脑,直接回家。
这个小程序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根据大数据,精准把陈浩的报道链接推送给本地有影响力的大V。
这个推送无声无息,混淆在各大网站的数据推送里面,哪怕最顶尖的程序员也无法发觉。
说白了,就是陈浩使用黑客手段,利用大网站的资源,宣传和推送自己的新闻报道。
别说是一篇正规新闻报道,就是一坨屎,这样推送下,爆火也是必然的。
不到一个小时,很多东临的本地大V用手机或者电脑上网时,便收到了陈浩推送的新闻报道链接。
很多人当然是第一时间就关掉了。
但是也有一些人看到醒目的黑色标题后,打开了新闻链接,好奇的看个究竟。
尤其是那些有过相同经历,去机关单位办事受过各种刁难的人来说,看到这个标题,顿时感同身受,自然便读了下去。
一读之下,便一发不可收。
“这篇新闻报道说的太好了!转发!”
“如果不是记者写明了是主人公是鲁大爷,我还以为这是我的经历描写呢,简直一模一样,太可气了,转发,让更多人看见。”
“转发!”
“转发!”
随着一众有影响力的大V转发,新闻报道热度迅速攀升,很多网民通过大V转发的新闻链接访问丰盛传媒网站。
网站后台,关于陈浩的新闻报道点击迅速增长。
新闻报道下方,陈浩特意设置了评论区,无须注册就能评论,增加人气。
大量评论涌入。
“小编说的一点没错,每次找他们办事,十次有九次不在,一问就是下去工作了?”
“楼上的,你还信他们的鬼话,什么下去工作,其实就是不知道上哪了。
“没错,工作再忙,还能连续一个多月都没空?扯淡呢。”
“就应该曝光他们,让大家都看看这些人的丑恶嘴脸。”
第三百六十二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