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热水敬上。
但是汪海鹏没有坐,也没有接,只是冷着脸看向鲁志国。
这意思,显然是要鲁志国表态。
“死老头子,你能不能不作死啊,还不马上给汪领导赔礼道歉!”
鲁志国老伴又急又气,推搡着鲁志国骂道。
鲁志国虽然心里气愤,但是也害怕汪海鹏真的使用卑劣手段整治家人,只好憋气道:“对不起,汪领导,我刚才一时冲动,输错了话,你别往心里去。”
说完,他砸了咂嘴,又加上一句:“但是不管咋地,陈记者帮了我这么多,你想让我像毒蛇一样反咬他,我……我真做不到!”
说完,鲁志国蹲在地上,闷不吭声。
老伴使劲想拉鲁志国起来,但是半天也没拉动,不由得气道:“你……真是完犊子。”
“汪领导,我爸他脸小,性格又犟,可能帮不上您的忙。
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站出来,为您证明,反击那个骗子记者。”
鲁志国大儿子见状道。
“没错,您主动上门送补贴费,这是何等高风亮节,我们全家都可以为您证明。”
鲁志国小儿子也跟着说道。
汪海鹏心想只有鲁志国这老不死全程和陈浩一起办理补贴,你们又没有,站出来反击陈浩有个屁用。
不过汪海鹏没有说,反而坐下来,顺手接过鲁志国小儿子递过来的水杯,放缓语气道:“老鲁啊,你的道歉我接受,你的心情我也理解,毕竟陈浩的确是帮了你,所以你不愿意反对他,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做人呢,要讲道理,要有朴素的正义观,要懂得是非曲直,不能好赖不分。
你不能因为陈浩帮了你,就认为他胡说八道伤害我是对的,从而作壁上观,见死不救。”
“我也不是要求你恩将仇报,而是让你实事求是,指出陈浩写的部分对我不利的新闻报道是不对的,这难道是很过分的要求吗?
你们觉得过分吗?”
说到这里,汪海鹏看向鲁志国的家人。
鲁志国家人连忙摇头,纷纷道:“不过分。”
汪海鹏道:“你看你的家人都说了不过分。
另外我也代表领导表个态,只要你站出来,反击陈浩那篇新闻报道,那么你两个儿子的农机操作证书包在我身上,而且再申请农械补贴,也有你家的份,如何?”
听到这话,鲁志国老伴等人顿时又惊又喜。
要知道,按照政策,原则上一家只允许申请一次补贴,不能申请第二次。
但是汪海鹏这么说了,就意味着他们可以再得到三万块钱。
虽然三万块也不是什么巨款,但是鲁志国家里并不富裕,这笔钱用处很大。
“汪领导,您……说的是真的?”
鲁志国大儿子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当然。”
汪海鹏斩钉截铁道:“补贴政策就是我们农械部门制定的,解释权也归我们,所以我说你们有继续申请补贴的资格,你们就肯定有。
不过这事天知地知我知你们知,你们谁也不能告诉,必须给我烂到肚子里面,否则让外人知道,我们肯定要追回补贴。”
鲁志国大儿子激动道:“汪领导,您放心,我们肯定守口如瓶,谁也不会告诉。”
鲁志国小儿子等人也纷纷点头。
汪海鹏伸手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我说你家能继续申请补贴的前提是鲁志国必须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陈浩的新闻报道,证明我的清白,否则不但一切免谈,而且我还会像刚才说的那样,让你家以后什么事都办不成,处处被刁难。”
鲁志国家人闻言神色一凛,随即齐齐看向鲁志国。
“老头子,你都听见了吧!”
鲁志国老伴大声道:“汪领导就是让你说几句话而已,然后咱家就能再次得到补贴,咱儿子的农机操作证也很容易下来,这么好的事,你还犹豫什么!”
“就是,爸,如果能再得到一笔补贴费,别的不说,您大孙子就能上城里的好小学了,您不是一直对乡里小学的教育质量不满,但是因为缺钱没法给您大孙子转学吗?”
“爸,这对咱家都好的事,你就别磨叽了,行吗?”
鲁志国儿子儿媳等人也纷纷劝道。
“你们太势利了……”鲁志国满脸失望,站起来用手指着家人,怒道:“只要对咱家有好处,不论什么事,哪怕是害人也可以心安理得的干吗?
陈记者借咱家钱买二次化肥,来回打车陪着我办这办那,这些事你们都知道,你们心里也很清楚,陈记者是好人,但是为了能得到二次补贴,你们就什么都不顾了,逼着我去害陈记者,我真想问一句,你们到底有没有良心?
都被狗吃了吗!”
鲁志国家人脸色难看,没有说话。
汪海鹏不动声色的看着这一幕,悠然喝着热水,也没有插话。
他不担心鲁志国的家人被说服。
人是利益驱使的生物,鲁志国的家人即使知道陈浩是好人,但是关系到切身利益,也不可能损己利人。
果然,鲁志国的老伴很快沉下脸,尖刻道:“我们没有良心?
我们是坏人?
行,鲁志国,我问你,你可以不站出来,证明你有良心!但是你的良心能忍着看你两个儿子以后得不到农机操作证,没法用机械干活吗?
你的良心能忍着看着我们被处处刁难为难,什么事都办不成吗?
在你的良心里,是不是陈浩一个外人,比你过了几十年的家人都重要!”
“我妈说的没错,爸,你为了陈浩一个外人,不惜让家人受到连累,你太自私了!”
“我们是你儿子,可以听你的,但是我妈呢,嫁给你之后,辛辛苦苦任劳任怨几十年,没享过福也就算了,你还要让她被你连累受苦吗?”
“我连陈浩的面都没见过,就算他再好也跟我没关系,我凭什么要代他受过!”
鲁志国的儿子儿媳也急眼了,纷纷愤怒的反驳道。
鲁志国沉默了。
纵使他再生气、再怎么不愿意,但是老伴、儿子、儿媳的话却句句戳中心窝,让他无法反驳。
一边是家人,一边是热心帮助他的好人,双方都没错,都不能抛弃,却又互相对立,怎么选择?
鲁志国又蹲下来,抱头陷入纠结的痛苦中。
他简单的脑袋瓜里,想不出他痛苦的根源其实是汪海鹏祸水东引,故意把矛盾转移给他的家人和陈浩。
看到鲁志国这样,鲁志国家人又是心疼,又是无奈,一时之间也不好再说什么。
气氛僵住。
汪海鹏见状,眼珠一转,向鲁志国大儿子招了招手。
鲁志国大儿子走过来。
汪海鹏附耳说了几句。
鲁志国大儿子眼睛一亮,感激道:“谢谢汪领导。”
汪海鹏高深莫测的笑笑:“去吧。”
鲁志国大儿子把鲁志国老伴、弟弟、媳妇等人召集在一起,低声说了几句。
一家人都点了点头。
“妈,你先说。”
鲁志国大儿子对鲁志国老伴低声道。
鲁志国老伴依言走到鲁志国身旁,也蹲了下来,按着鲁志国的肩膀温言道:“老头子,你别生气,刚才我和儿子儿媳也是一时冲动,说话有点过分,但不是要伤你的心。”
鲁志国身子动了一下,闷闷道:“我知道,没事。”
鲁志国老伴道:“老头子,我知道这事你心里犯难,但是不管多难,你都得做个选择啊,不是我们非要伤害陈记者,而是人家汪领导要澄清事实,证明自己,我们只是帮公家做个证而已,问心无愧,而且不管如何,陈记者都是外人,怎么能和陪伴了你几十年的家人相比?
你说是不是?”
鲁志国没吱声,半晌,才低低的嗯了一声。
鲁志国大儿子走过来:“爸,俗话说得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算你愿意自己吃亏,也总得为你儿子、儿媳、孙子着想着想吧?
如果连家人都照顾不好,良心又怎么能得到安宁?
何况你牺牲这么大,陈浩知道吗?
他啥都不知道,你连人情都领不到,又何苦来哉。”
鲁志国小儿子道:“没错,爸,何况我们也不是恩将仇报,而是有迫不得已的苦衷,相信陈记者也会理解的,至于汪领导和他之间的矛盾,我们不参与也管不了吗,这样还不行吗?”
鲁志国沉默,但是双肩却在微微抖动,显然心里已经开始动摇。
汪海鹏微微一笑。
他刚才让鲁志国大儿子在指责过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果然收到效果。
“老鲁啊,我看你家人要比你明白事理的多,话说到现在,道理已经讲透了,我也不想再长篇大论说车轱辘话,痛快一点,给个选择,我也好回去向领导交差。”
汪海鹏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鲁志国家人看向鲁志国。
“老头子,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你不可能不选择,家里人和陈浩,哪个更重,你看着办吧?”
鲁志国老伴道。
鲁志国闻言,抬起头来,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脸色充满纠结与悲苦,张了张嘴,半晌,终于低声道:“汪领导,你想让我咋做?”
此言一出,无疑是屈服了。
鲁志国家人松了口气。
汪海鹏露出得意的笑容。
“真是老不死的蠢货,三言两语,转移矛盾,便把你玩弄于鼓掌之上。”
汪海鹏心想着,正色说道:“老鲁,你先在家里呆着,我估计很快会有记者过来采访你,但是你不要接受他们的采访,严词拒绝,什么都不要说,理由就是不想生活被打扰,记住了吗?”
鲁志国点头:“记住了。”
汪海鹏又看向鲁志国的家人。
“记住了。”
鲁志国家人会意,纷纷说道。
汪海鹏道:“在这之后,我会来接你,然后会有人问你有关新闻报道上的事情,到时你只要按照我说的回答就行,然后这事就完了,就这么简单。”
鲁志国哦的一声。
汪海鹏微笑道:“只要你乖乖听话,按我说的做,以后不只是你儿子的农机操作证和第二份补贴,遇到其他困难,也可以找我。
我刚才说了,我领导的人脉很广,只消打个电话,就可以给你解决实际困难,或者这么说,以后农械部门,就是你全家的靠山,怎么样?”
“好,太好了。”
“谢谢汪领导。”
鲁志国老伴等人闻言,顿时露出激动之色,拍掌叫好。
只有鲁志国显得很低沉:“谢谢汪领导照顾。”
鲁志国老伴埋怨道:“老头子,你态度能不能积极点。”
汪海鹏倒是不在意,笑着摆手道:“没关系,我理解老鲁的心情。
既然事情说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们了,走了。”
他说着站起身来。
鲁志国一家客气着,送汪海鹏到门外。
“对了,老鲁,这事完结之前,你不许和陈浩联系,也不许把我说的事告诉他,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临走之前,汪海鹏似乎想到什么,脸色阴冷的警告道。
鲁志国似乎已经认命了,诺诺连声。
汪海鹏这才满意,上车扬长而去。
一家人返回院子,鲁志国心事重重的走在最后。
“陈记者,我这样做,怎么对得起你啊……”鲁志国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喃喃自语。
……
下午三点,农械部门领导办公室。
苏鸿运穿着浅灰色烫绒中山装,正襟危站,笑容满面。
在他面前,站满了追踪后续新闻报道的电视台、报纸、通讯社、网站等各路记者。
“苏领导您好,我是东临都市频道新闻栏目记者,请问你对昨天的网络热点,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这篇新闻报道怎么看?”
一个穿着青色职业裙装的年轻女记者站起来,手持话筒问道。
问完之后,她把话筒递到苏鸿运面前。
苏鸿运脸色一肃,义正言辞道:“我看了这篇新闻报道,看完之后,我感到非常气愤。这完全就是一篇刻意扭曲事实,胡乱编造、抹黑造谣文章!”
造谣文章?
众记者一愕。
没想到苏鸿运不是认错道歉或者狡猾分辨,而是态度鲜明的反击。
这么刚的吗?
记者们顿时来了精神。
身为职业的新闻从业人员,他们很快便从苏鸿运的话里嗅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毕竟有反转,就有更高的新闻关注度。
“苏领导,请问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的新闻报道哪里造谣了?”
都市频道新闻栏目的女记者反应很快,立刻又把话筒送到苏鸿运嘴边。
苏鸿运面沉如水,用愤慨的声音说道:“这篇新闻报道说故意用规矩折腾办事的农民鲁志国,为了补全申请材料,让其来回跑了八九趟,属于故意刁难,报复之前陪同鲁志国一起办事的私人媒体记者对我们农械部门的曝光行为。”
“但是事后,经过我们内部调查得知,该工作人员确实是按照文件和规定办事,绝对没有刁难报复鲁志国,需要补全的材料,也确实是文件和上级领导交代过的。”
“要知道,每一笔补贴都有数万元之多,为了得到这笔钱,不少没有资格申请,却居心不良的人想出各种歪主意,企图蒙混过关,白白冒领国家的钱财。”
“所以身为审核申请补贴的工作人员,责任非常重大,为了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在审核的时候,绝对不能含糊不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缺一样材料都不行。”
“结果这样,却被别有用心的人歪曲成故意刁难报复,对工作认真负责反而变成了折腾办事的人,这岂不是让一心一意为了国家和人民着想的工作人员心痛吗?
有句话说得好,不能让我们的英雄又流血,又流泪,记者同志们,你们说是不是?”
说到这里,苏鸿运眼眶泛着晶莹的泪花,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啊
这……
记者们面面相觑。
这反差也太大了。
“苏领导,你说工作人员要求鲁志国补充申请材料是按照规定执行,那为什么其他申请补贴的农民没有被要求补充材料?
新闻报道里可是对比了这一点。”
东临日报社的记者发出了质疑。
苏鸿运早有准备,不慌不忙道:“这是因为时间线的不同,我刚才说了,补贴最开始发放时,有很多没有资格的人居心不良,想要冒领补贴,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后期加强了申请补贴的补充材料规定,确保真正有资格的人能够领取到补贴。”
东临通讯社的记者问道:“那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呢?
请问这么荒唐的要求也是贵部门工作人员根据规定提出来的吗?
什么规定会要求办事人员提供这种证明?”
“对呀,既然你说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没有刁难,为什么会提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要求?”
“而且新闻报道里说了,鲁志国已经拿出户口本,在法律上已经证明了和老伴的夫妻关系,但是工作人员却不理不睬,依旧要求提供书面证明,这不是刁难是什么?”
其他记者闻听,也都纷纷问道。
苏鸿运脸色又是一肃,义愤填膺道:“所以啊,我才说这篇新闻报道是造谣文章,我们经过详细的内部调查,已经证实,工作人员对鲁志国提出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的荒唐要求,完全是子虚乌有,根本没有这回事。
所谓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是这篇新闻报道的记者臆想编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博取眼球,赚取流量,顺便抹黑我们机关工作人员!”
众记者吃了一惊。
“苏领导,你说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是编造出来事情,请问你有证据吗?”
东临通讯社的记者问道。
苏鸿运反问道:“这话你不应该问我,而是应该问那个记者,他说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出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的要求,请问除了他编写的文字外,有确凿证据吗?
有视频还是音频?”
众记者一怔。
不少人立刻打开手机,查看陈浩写的后续新闻报道。
的确,后续新闻报道里,关于“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只有文字描写,没有视频和音频证明。
苏鸿运道:“法律上讲谁主张谁举证,那个记者说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的荒唐要求,却没有证据,这和栽赃陷害有什么区别?
不,这就是栽赃陷害!”
都市频道新闻栏目女记者道:“苏领导,虽然新闻报道里没有给出证据,但是并不能代表就是造谣,我们有一部分同事已经去道南区团结乡红星村去采访当事人鲁志国了,当事人的话才是最有力的证据,所以在鲁志国采访出来之前,你不能直接就下结论说这篇新闻报道是造谣,栽赃陷害你们。”
苏鸿运微微一笑:“你说的有道理,我相信当事人鲁志国会说出实情。”
他顿了一下,收敛笑容,再次变得严肃起来:“我们已经报警了,准备等当事人鲁志国指证之后,就对这个造谣的记者进行抓捕,对其工作的单位进行整治,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众记者面面相觑。
难道苏鸿运说的都是真的,那篇新闻报道确实是通篇造谣?
卧槽,那可真是惊天大反转。
“不对呀,苏领导。”
东临都市频道新闻女记者道:“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的新闻报道可是有视频的,这你怎么解释?”
其他记者闻听,也都看向苏鸿运。
只要看过报道和视频的人,无一不对汪海鹏的丑恶嘴脸和暴戾态度生出厌恶之心。
所以不论苏鸿运怎么美化汪海鹏,不论怎么说汪海鹏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勤奋肯干,众记者心里都是不太相信的。
事实胜于雄辩。
“MMP啊,该死的汪海鹏,你为什么不按捺住自己,非要喷那番话,结果不但让陈浩抓住把柄,报道出来让全国人民看你的笑话,我也很难给你擦屁股,要不是看着会所妹子的份上,我就不理你了……”苏鸿运心里暗骂,表面上却一本正经:“这件事我不解释,因为大家都看过视频了,我们档员干部讲究实事求是,该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
汪海鹏的确是骂人了,也的确是爆粗了,我不会为他遮掩,这件事他不对,犯了错误,而且是很严重的错误。”
“但是,我要说,汪海鹏之所以爆粗口,说出那番话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这篇报道的记者陈浩,故意用羞辱性、刺激性的话语不断挑衅、各种嘲讽看不起,甚至人身攻击汪海鹏。”
“汪海鹏开始是忍耐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何况陈浩是故意激将,给他下套,所以最后汪海鹏忍无可忍,只能反击。”
“他说的那些话,包括爆粗口其实都是在愤然之下脱口而出的,并不是真话,就像我们在和别人吵架时,因为生气,很多话也不会经过思考,直接就会脱口而出。”
“比如很多夫妻多次说过离婚,很多情侣之间也多次说过分手,但是他们真的离了吗?
真的分手了吗?
所以这种话不能当真。”
“但是陈浩阴险就阴险在,他用手机偷拍了汪海鹏的激愤,然后放到网上,扩大影响后,汪海鹏便成了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罪人。”
“这是什么行为?
记者朋友们,这不就是利用网络舆论,暴力迫害他人的犯罪行为吗?
只是陈浩通过卑鄙的手段,把自己置于道德至高点,而故意让汪海鹏成为坏人。”
“实际上,汪海鹏有这么坏吗?
没有!陈浩有这么无辜吗?
也没有!”
“你们都是记者,深深了解互联网舆论有多么可怕,可以轻而易举的让一个人社死,所以我求求各位,回去报道后,不要夸大其词,而是实事求是,写明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谢谢你们了。”
苏鸿运说到这里,向众人曲掌合十。
一个记者道:“苏领导,既然你说汪海鹏爆粗是因为陈浩的刺激,那么我想问,你们到最后也没有给当事人鲁志国办理补贴,这不是正和汪海鹏说的报复吻合吗?
你这个解释不觉得太牵强了吗?”
苏鸿运淡淡道:“谁说我们没有给鲁志国办理补贴?”
那记者一愣:“但是新闻报道上说……”苏鸿运打断他:“我都说了,那篇新闻报道是造谣文章,你为什么还要相信?
告诉你,鲁志国的补贴费已经由新闻报道里说要报复鲁志国的工作人员汪海鹏,亲自给送到家里去了。”
众记者吃了一惊。
苏鸿运拿出手机:“为了避免你们不信,我现在就给鲁志国打电话。”
他说着,拨出号码,然后按下免提。
电话响了几声后接通,传出鲁志国苍老的声音:“喂?”
苏鸿运面带微笑,亲切问道:“鲁志国同志你好,我是农械部门的领导苏鸿运。”
鲁志国啊的一声:“你好,苏领导。”
苏鸿运道:“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工作人员汪海鹏有没有把三万元补贴费给你主动送上门?”
鲁志国忙道:“送了送了,汪领导上午来的,谢谢苏领导关心。”
苏鸿运满意的点点头:“那就好,鲁志国同志,我没什么事,就是回访一下,看看我们的工作人员做没做到位,有没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
鲁志国道:“没有,我非常满意,谢谢领导。”
苏鸿运嗯了一声:“谢谢你的配合,再见。”
鲁志国道:“再见。”
苏鸿运挂了电话,看向众记者:“大家都听见了吧,我们农械部门不但给鲁志国办理了补贴,而且考虑到鲁志国家里的农忙情况,还是主动送上门!如果说这是刁难报复,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而且鲁志国也对我们表示感谢,如果他不满意,刚才会这么说吗?”
众记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匪夷所思的表情。
对于他们的问题,苏鸿运不但全部有解释,而且还用一通电话证明问题和矛盾已经圆满解决。
毕竟连当事人鲁志国都表示感谢了,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难道这事就这么反转了?
众记者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苏领导,就算这件事已经解决,但是汪海鹏身为公务人员,当众爆粗,说出那番话,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让老百姓对机关单位印象很坏,难道就这么不了了之?”
都市频道新闻女记者问道。
苏鸿运道:“当然不能这么不了了之,我们农械部门的领导班子,在知道这件事后,特意对汪海鹏同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除了让他主动去给当事人鲁志国同志送补贴,当面道歉外,还对汪海鹏进行严重警告,并给予一个月的停职,反省自己的错误。”
他露出诚恳之色:“当然,这件事不能只怪汪海鹏,我作为农械部门领导,也有没有严抓工作纪律,对自己和别人要求过于松散的责任,所以我在这里,代表农械部门向大家道个歉。
我保证,以后绝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请记者朋友们监督。”
众记者闻听,彻底没话说了。
鲁志国的事情解决了,罪魁祸首汪海鹏也被批评警告停职,就连苏鸿运都道歉了,所以有关农械部门刁难报复办事农民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农械部门联合执法部门,代表正义的一方,抓捕写造谣新闻报道的私人媒体记者陈浩!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众记者不对劲的感觉反而越来越强烈。
苏鸿运见状,笑眯眯的问道:“你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都市频道新闻栏目女记者道:“苏领导,这是你的一面之词,并没有实证。”
“事实到底如何,还要以当事人鲁志国的说法为准,我们要求现场跟踪采访。”
“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件事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我们必须对公众有个交代,证明到底是谁在说谎,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过一个坏人。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当事人鲁志国不受胁迫,违心做假证!”
“没错,为了公平公正,当事人鲁志国的指证环节必须公开。”
“如果苏领导问心无愧,让我们现场跟踪报道,岂不是更能证明农械部门的清白?”
其他记者一听,纷纷附和。
“之前已经让汪海鹏要挟鲁志国到时候指证陈浩了,如果公开指证的话,我让人敲打敲打那个老家伙,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苏鸿运心想,眉头舒展开来,微微一笑:“好啊,我非常欢迎。”
……丰盛传媒公司,办公大厅。
“陈哥,你好厉害啊,才来公司不到半个月,就发表两篇点击率快过千万的新闻报道了,公司网站的流量都被你一个人带起来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太牛了。”
一个长满青春痘的年轻男记者,扒着工位栏,向陈浩竖起大拇指,满脸大写的服。
陈浩笑道:“我就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青春痘脑袋摇的像个拨浪鼓:“陈哥,你太谦虚了,我看了你写的新闻报道,绝对是老手,文字非常有代入感。”
陈浩道:“新闻报道不是小说,不需要刻画人物,我只是描写客观事实,汪海鹏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态度确实就是这样招人憎恶。”
两人哈哈一笑。
青春痘又吹捧陈浩几句,然后离开办公大厅,走到走廊的角落里,看看四下无人,从兜里拿出一个录音笔。
他打开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开始播放他和刚才陈浩的对话,听起来很清晰。
青春痘听完一遍,露出满意之色。
他回到办公大厅,坐到自己工位上,把录音笔里的录音文件拷贝到电脑上,然后发送给了某个邮箱。
做完这一切后,青春痘愉快的吹了声口哨,回头看了陈浩所在的方向一眼。
陈浩正好在看向他,表情耐人寻味。
青春痘脸色一僵,莫名的有些心虚。
但是陈浩只是向他友好的笑笑,旋即又转过头继续看电脑。
青春痘松了口气,自我安慰的想道:“只是巧合而已,不必多心,陈浩又没有透视眼,怎么可能知道我刚才用了录音笔。”
……在苏鸿运接受采访后数小时,一篇新闻报道亮相网络,在东临官方新闻网站上发表。
东临官方新闻网站是东临本地最权威的新闻单位,拥有数百万粉丝,流量巨大,再加上话题又是针对上了热搜,热议极高的“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的新闻报道,顿时如同油锅里扔炸弹,瞬间变得火爆,在短短时间内,便被大量转发扩散。
该新闻报道用冷峻犀利的笔调,严厉痛斥陈浩的《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的新闻报道通篇都是胡乱编造,信口雌黄,煽风点火,纯属造谣,没有一点真实性。
报道最后指出,陈浩不是正规单位记者,而是私人媒体记者,很显然,陈浩是为了私人利益,才故意造谣,抹黑,利用大众的愤慨获取流量,如此手段非常卑劣低下。
而且该私人媒体网站长期发布三观不正,低俗媚俗的垃圾信息,可想而知,该媒体的记者都是什么德行。
第三百六十四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