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而且以前,这崖下也是可以通行的,从这山崖底下出去,再绕过几个城郭,就能抵达京城盘阳,能比从杨树城去往京城,要近上几百里路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年他父王才会带兵从这处山崖而过,好赶在据说入侵的廖国人前面去拦截他们,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的。
      谁曾想到,廖国人会声东击西,突破边关重围,而在这处埋下伏兵,进而火烧山林呢?!
      这里,可是昱国的地盘啊!
      可当时的守军都督陈良,他报上去的情况是,廖国人根本就只有五千人马不到,他们确实是偷偷自商人小道潜伏进来的。
      廖国人之所以能埋伏得逞,主要还是出在老恪王人马的兵器上。因为那些兵器不好,所以老恪王和他的人马才会最终着了道。
      而廖国出名的鲁格将军,最是擅于算计,且是心狠手辣之辈,才会残忍地堵截了崖底两头,以山石等物堵住山道,放大火烧山致恪王兵败而葬身于此。
      而当时,陈良的兵马也在杨树城一带拦截廖国兵马,确实也是处在浴血奋战之中,无暇顾及恪王这边,也是极有可能的。
      当然,最终,也是因为陈良地英勇奋战,才使得廖国人止步于杨树城,没有更进一步从北边入侵。
      陈良又是老恪王赵岐的岳父,北边一时失守,连青峪关镇都遭到侵袭,混乱中陈良连爱女陈木媛也失去了,外孙赵昕都差点被烧死了,但他什么也没顾上,带着兵马继续奋力抵抗,最终,也是他带领北军力挽狂澜,成功收复了青峪关。
      消息传到京城,先帝一病不起,很快便山陵崩逝,然后便是当今的景和帝登基。
      景和帝自然是先安稳朝局,是以,老恪王的事,便没人再去细细追查了,只拿兵器司少监姜鹏作了筏子,将之满门或杀或流放,一些个女眷没为官奴,莫离这身子的亲娘——姜小枫,便是因此而从京官嫡女变成了莫伯深的妾室。
      而陈良,在这次战役中能在廖国人已经入关的劣势下,最终死守杨树城,将廖国人赶出关外,他是功不可没的,新帝登基后,便将陈良的嫡三女纳入后宫,封为贵妃,也是皇恩浩荡的了。
      在赵昕未成年的时候,只要他出恪王府,耳中所听到的,都是世人对他外祖父陈良的赞赏,也只有在老太妃身边时,他听到的才是一遍又一遍对这场战役的诸多质问。
      “为什么五万人马的兵器全部都有问题?我不信!”
      “廖国人入侵时,陈良上报的时间,和你父王出事的时间,明显不符!”
      “青峪关都失守了,那杨树城倒能守住?!别骗我老太婆了!昕儿啊,你一定要好好学武,隐忍着,将来长大了,为你父王报仇!”
      誓去的岁月,除了疑惑便是仇恨,连同赵昕对母亲的诸多不理解,使得他的心中寂寞如雪,无处可诉。
      然而,皇帝对着赵昕慈祥中的威严,陈良对着他和善中的疏离,却又在老太妃的声声质疑里,使得他对人对物处处小心着、隐忍着,努力地寻求着事情的真相,却又隐隐渴望着,这些曾经的亲情都是真实的……
      尔今看来,终究,这些个亲情到底都是虚假的!
      这些事情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赵昕寻求了这么多年,都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完全弄明白,倒是在这次的遇袭事件中,他觉得自己似乎摸到了关键的东西,那便是:陈良应该是早就和廖国人勾结在一起的了!
      只不知道,这个“早”又是早到了何时?
      陈良他……是不是又和父王之死有关呢?
      陈良啊陈良!曾经,我思念那个不知所踪的母亲,尽管祖母反复说她不是个好女人,我还是希望这中间是有误会的,因此,我对你,也总是不愿意全然敌对的!
      可你,终究是让我知道,我错了!
      尽管我不想认为我是错的,然而我的的确确……错了!
      赵昕默默地站着,山崖上的风有些大,缠在阳光里,吹得他头上的束发带子飘飘荡荡地,却又如怎么也逃不开的蝶,只能在那一处起舞着,挣扎而无奈,就如同,赵昕曾经的心情。
      莫离握着粉拳,从远处那些只有她能看见的黑影黑雾中收回目光,暗暗压下心中的惊恐,再看向赵昕的背影时,她总觉得,他的忧伤多过于仇恨。
      莫离缓缓移步上前,轻轻地拉了拉赵昕的衣袖,赵昕这才醒悟似的回头。
      他的眼神尚且留着恨而疑惑的余光,看见是莫离,却下意识地

第207章 崖底黑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