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秀菊的遭遇,苏念卿一点都不同情。
矿上的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是同行业内用血泪的教训得出来的,以为是写着玩呢?!
刘秀菊察觉到周围对于自己目光的变化,自然也猜到大家在嘲笑自己。
心里不由得更生气了。
打心眼儿里觉得苏念卿这人就是来克她的,不然的话怎么自从遇到苏念卿之后,自己干什么都不顺呢?
之前刘秀菊在工业局里当会计,虽然说会计经验丰富,但是毕竟工业局里来来去去的也就那些人,大家都自忖是个干部身份,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面子,自然少了很多的破事。
但是在矿上可不是这样的,少了两毛钱的加班费就能打出狗脑子来,能来财务室闹得你不得安宁。
更别说像是洪小华这样的情况了。
虽然苏念卿也看不惯洪小华的婆婆直接把着她的工资,但是人家洪小华自己都没有说啥,她在哪儿能说啥呢。
还是那句话,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马上入冬,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
《卖炭翁》里怎么说的来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那毕竟是旧社会了,现在是新社会,自然不会让工人们穿着单衣劳作,工人们也不会为了让煤炭卖的好一些就祈祷天寒。
不过最近大家伙的脸上都带着笑不假。
一来是因为天天加班,加班是要算加班费的,虽然累,但是有钱赚,大家就开心了。
二来是因为,矿上一些采出来的质量不好的煤炭,也就是俗称的石头煤,大家可以带回家。
再不好的煤也是煤,也比柴火更耐烧。
夜里睡觉的时候,往灶膛里添上几块,半夜就不用起来加柴火了。
就来附近的社员们,农闲时候挎着篮子来山上找煤,矿上也是不管的。
只要不进来偷,在周边找一些不好的煤带回去也是好事嘛。
周无隅来到传达室。
自从他在矿上上班之后,就把通讯地址改到了矿上,现在邮政还专门往这边派了两个工作人员,主要负责矿上的信件往来。
传达室有两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信件。
传达室的工作人员是个因伤退伍的军人,做事情很仔细,每次有信件,他都会整整齐齐的摆在桌上。
看到周无隅进来,他想了想,“姓周?”
周无隅来往的多,一来二去的他也有点印象。
周无隅笑着点头,从兜里掏出一盒烟,点出一支来送到这人面前,他也没客气,抽了出去别在耳后。
周无隅一边找着自己的信件,两人一边闲聊。
聊的话题也不是别的,是新修的家属院的事情。
家属区看着渐渐地有了模样,让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谁不想分房子。
虽然现在矿山这边还偏僻荒凉,但是随着矿山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大家都知道这里繁荣起来只是时间问题。
再说了,只要能一家团圆,有点困难克服一下怎么了?
 
第129章 两封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