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最后制的陶胚终于是做好了,但在部落族人的手中这做出来的陶胚是千奇百怪。
      好一点的有些勉强还能看出是一个容器的样子。
      但是很多人捏出来的陶胚就像是捏泥塑、捏小人一般,捏出了直筒型,但不是空心的,还有青木蛇状的,小白虫似的陶胚,更还离谱的是捏出了雷电鸡般的陶胚……
      不过青和空没有发生什么意外,用泥条盘筑法做出了能够用来盛东西的直筒状的容器。
      一个小一点的陶杯和一个大一些的小盆。
      而宁致做出来一个陶锅。
      最终挑挑拣拣只选出四五件看上去能够成功的陶胚。
      其中含有铁木河蚌外壳粉末的陶胚只有一件,那就是青做的直筒杯。
      将陶胚经过风干和粗糙木头打磨,那现在制陶就只剩下最后一步——烧制成器。
      烧制是陶器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要等陶坯阴干之后进行。
      当将陶坯加热至600℃以上、彻底排除了坯体中的水分后,黏土就失去了可塑性而烧结硬化。
      要达到如此高的温度就需要用到木炭了,单靠火烧是无法达到如此高的温度的。
      而且烧陶的窑洞还要改造之后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温度。
      若是火力足够迅猛,足够高,那宁致甚至还可以做出陶瓷来。
      无奈是以现在的条件也只能如此了。
      将窑洞改造好,把风干的陶胚直接放进窑洞密封,那现在所要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一下午的时间,宁致和妇女们一直待在烧窑处,重复着制陶的整个过程,多重复几次整个过程就记得更牢。
      重复制陶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窑洞的火苗就消逝下去,宁致迫不及待地想查验最后的成果。
      空和所有做陶器的人直接将宁致和陶窑围住,各个也屏息凝神。
      此刻宁致虽然是面无表情,但是内心还是十分的忐忑,现在他的专注力只集中在陶窑之上,忘却了旁边他们的存在。
      要是做出的陶瓷容器都没有成功的话,那就只有放弃这制陶这一生产技艺了。
      而且没成功的话,他们还白白浪费这么多的机会成本。
      陶窑还是温热的,但是宁致等不到让陶窑完全冷却之后再揭晓答案了。
      宁致大力地直接用木块凿开封窑的黄土,这黄土在高温的作用下也变得坚硬而脆起来。
      打开窑洞,接下来就是见证成果的时刻了。
      宁致小心翼翼的准备用长木块插在陶器的下方将其拿出来。
      但是第一个他用木块一探就直接感知到这做的陶器已经是碎了。
      将崩坏的陶片刨了出来。
      旁边的人们虽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但宁致已经想象到他们可能失落的眼神。
      看着灰黄的颜色是湖泊边上的土,不知道是土质的原因还是陶胚或烧窑的原因导致烧制不成功。
      要究其原因,就要接着看下面的陶器是否成功了。
      接下来的触感让宁致感觉到了一丝希望,因为木块触碰到了实物!
      终于,宁致将木块拖了出来,这是灰黑色的,是用湖中的泥土做的小杯子!
      成功了!
      他轻弹了杯子一下,杯子直接发出一声脆响。
      这种声音是陶器特有的,没有瓷器的清脆但声音同样是透亮的。
      “叮!”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响起这种声音!
  &n

第84章 蚌壳陶器![1/2页]